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章 謹身殿大討論——開始 (第1/2頁)

七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接下來就到了七月十九日,這是個歷史性的日期,今天將名留青史,多年以後,年輕的人們將以崇敬之心問及今天之事……簡單的說就是,在允熥又一次打斷了身體已基本康復的允炆看書並與他熱情地交換了對於徐壽輝和李景隆的看法並打算結束的時候,朱元璋派來的太監來到文淵閣叫允炆和允熥去謹身殿。

允熥當時就吃了一驚,嗯,允炆也吃了一驚,呂妃也吃了一驚。謹身殿那是老朱日常處理奏摺或者接見大臣的地方,不知道是隻叫了我們兩個還是有別人。要是隻有我們兩個,那意思就太明確了。呂妃和允炆顯然都想到了,不過此時多想也沒用,呂妃忙指使小太監給允炆由家居的常服換成外出的衣服,允熥現在穿的衣服就不用換了,等允炆穿戴好了,一起出發,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步行(沒辦法,皇宮很大,去過故宮的人都知道,並且年輕的皇族也一般不會有騎馬乘轎坐步攆的待遇),兩人一起來到了謹身殿。這是允熥這個人,從記事以來第二次來到這裡,前次來這裡還是小時候,大概是洪武十五六年的時候,老朱讓所有的孫子去檢閱軍隊,然後在這裡一邊處理摺子一邊等著孩子們回來,朱高熾還以其呆萌呆萌的表現博得老朱的開懷大笑。

扯遠了,允熥和允炆走進殿內,在小太監的帶領下,走進老朱常用來接見大臣的東閣屋內。允熥眼睛一掃,還好,殿內還有二叔秦王朱樉,三叔晉王朱棡,七叔齊王朱博,十一叔蜀王朱椿,十二叔湘王朱柏,十七叔寧王朱權,以及燕王世子朱高熾等人,並不是只召見了他們兩個,要不然允熥真怕呂妃為了萬無一失鋌而走險把他幹掉。

老朱應該沒講什麼敏感話題,殿內氣氛還算輕鬆。看到他們進來,老朱溫和地招呼他倆坐下,待允熥和允炆問好完畢,問道:“今日你們倆聊了什麼?”顯然老朱知道每天這個點兒允熥會去看允炆。

允炆作為兄長,回道:“今天我和允熥先論了故中山王(徐達)與故岐陽王(李文忠)的功績,後來討論了現魏國公與曹國公孰優孰劣。”

老朱於是問道:“那你們各自覺得徐、光軍、祖和李景隆誰更有統兵之能?”允熥回道:“二哥覺得曹國公在hN等地多次練兵,頗的讚譽,比魏國公更為有能;但孫兒認為,魏國公自幼的得武寧公真傳,遇事沉穩,與眾將為善,頗有大將之風,亦曾多有歷練,而曹國公為人獨斷,卻又思慮較多,怕是交戰之中不易把握戰機。”

允熥說的當然不是他自己的見解啦!這全是他透過看《明朝那些事兒》和《明史》中李景隆的表現和上邊的評價然後用自己的話總結的,絕對是非常正確的!他還沒說太難聽的呢,比如‘誇誇其談、與部下爭功’啥的。主要是他還不太適應皇孫的角色,現代的小老百姓那敢得罪有錢有勢的!怕說的太狠得罪李景隆。

老朱聽完他的話,沒什麼反應,轉頭又問別人:“你們覺得呢?”允熥的叔叔和叔伯兄弟們可沒他這些顧慮,對他們來說,兩個臣子而已,就是說錯了,又能怎麼?湘王朱柏先說道:“兒子覺得允熥說的有道理,兒子也曾和徐、光軍、祖一起到北邊打仗,徐、光軍、祖不管多大規模的仗都預先偵查好情況,做好各種情況的預備方案,交戰之時調兵遣將也很有條理,雖未曾獨立打過大仗,兒子相信徐、光軍、祖能為名將;而李景隆善誇誇其談,未必不是紙上談兵。”

齊王朱博也說道:“那李景隆油頭粉面的小子,一看就像是趙括;徐、光軍、祖為人沉穩,看起來就像是大將之才。”允熥還吒噫了一下,不是說朱博好色貪財,王爺當的十分昏庸嗎,原來看人還挺準的。

隨後,秦王朱樉等人也紛紛表達自己的意見,有認為徐、光軍、祖更厲害的,也有認為李景隆更厲害的,還有覺得差不多的。其他人允熥就沒在意,就注意朱權和朱高熾了,沒想到這兩人都認為李景隆更厲害。朱高熾還可以理解,後世他還沒太大的名聲;朱權就太讓他失望了,“寧王善謀”就這個看人的水準,怪不得燕王靖難的時候輕而易舉的把他給忽悠了!

朱元璋一直面帶笑容地聽著他們討論,一句能表露自己想法的話都沒有說,大家互相說了幾句,話題就逐漸跑偏了,主要是這個話題太侷限了。就在話題跑偏到未知的,小孩子不宜參加的話題之前,允熥問道:“皇爺爺,之前叔叔們在說什麼?”

朱元璋沒有答話,秦王朱樉說道:“去年YN多有蠻夷造反,今年從四月開始,罕東(大概在GS敦煌至酒泉一代)、都勻(在GZ畢節(在GZ建昌衛(Sc等地蠻夷和蒙元降將相繼造反。因大軍行進,糜費甚巨,朝中遂有文臣

《宗明天下》 第7章 謹身殿大討論——開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