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這是真大明還是假的 (第1/2頁)
撲爬跟斗的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吃飯了。”老媽在喊。 忙到現在都晚上八點過了,張凡仲和卿小琴還沒吃晚飯。 張爸也知道出事了,但什麼事張凡仲沒說。 “隔會我下樓再去看看。”張凡仲對卿小琴道。 三線廠都有圍牆,張凡仲找了個缺口翻了出去。 平常這裡能看到江對岸小鎮的燈火,但今天入目一片黑暗。 “完球了!” 卿小琴看老公垂頭喪氣的樣子就知道結果跟下午沒有不同,心中也無奈。 老公不能去上班,怎麼跟單位說呢? “小琴,這件事不忙跟我們單位領導說,幫我先請探親假。嗯,就說我腳崴了沒法上班。” 第二天一早,卿小琴懷著忐忑的心情走了,張凡仲在家裡收拾了一下,準備出去探尋一下他能去的地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背了一個帆布包,裡面裝了些泡麵和兩瓶礦泉水和兩個一次性打火機、軟面抄和筆。昨天泡了水的手機被拆開後用電吹風吹過,現在也能開機,也帶上了。 正要出門,想起外面溫度有點高,又把風油精、藿香正氣液和創可貼放進了揹包。 提著工兵鏟,張凡仲就翻過了圍牆。 沿著江邊朝上游走,就能來到市區,而且中途不會迷路,張凡仲現在就是走的這條線路。 沿途的山嶺都沒有被開墾的痕跡,張凡仲很注意地看江邊草叢中是否有生活的痕跡,比如薄膜口袋、礦泉水瓶和衣褲布條等等,然而都沒有看到。 走了一個多小時,江中也沒有看到船隻經過。 張凡仲好久沒有走這麼遠的路了,江邊並不都是沙灘有許多的鵝卵石,上面覆蓋著青苔,稍不留意就要崴到腳。 前面一處山崖伸出到江邊,攔住了去路。 張凡仲找了處樹蔭準備休息一會,剛坐下來就看見上游駛下來一艘木船…… 這木船的長度絕對不到二十米,前半截空著後面有個不高的艉樓,中間桅杆上面還掛著風帆。 這樣式很有點復古啊。 在這環境終於看見有人出現,張凡仲還是挺高興的,趕緊摸出望遠鏡。 “咦,這風帆不是帆布,居然是竹蓆一樣的編織物,這的是哪一年的文物?”張凡仲又把鏡頭移向甲板上的水手。 “不對啊,這光巴胴也看不出來服裝樣式,就是頭髮都有點長。這天氣不熱嗎?” 張凡仲一邊吐槽一邊繼續觀察順流而下的木船。 木船走遠了,張凡仲把望遠鏡放進了揹包,順手拿出礦泉水喝了兩口。 山樑伸進了江裡,張凡仲就得離開江邊開始爬坡。 翻過山脊,眼前山腳下出現了幾棟茅屋,房屋周邊較為平緩的山地分佈有一些水田和菜地。 只是這茅屋又是怎麼回事? 記憶裡,廠子周邊農戶就沒有這麼窮的。 雖說走的時間有點久,張凡仲知道自己並沒能走得太遠。 繞到茅屋的前面,農舍的全貌呈現在眼前。 一間7字形的茅屋,屋前有不大的一個院壩,四周用竹籬笆圍著。 “有人沒有?”張凡仲看了一眼竹篾編織成的院門半掩著,沒有進去只在外面喊。 “有人。”堂屋裡有人答應,隨後木門開啟,一個上半身光著頭上纏著白布的精瘦老漢走了出來。 何老漢是土生土長的大明人,張凡仲的裝扮讓他嚇了一跳。 “你這個後生哪裡來的?” 張凡仲二十六歲,年過五旬的何老漢叫他一聲後生沒毛病。 按當時習慣,本應該叫什麼什麼郎的。不過張凡仲的裝扮在何老漢眼裡太過異類,不由得用出了戲中的稱呼。 “我就住在下面不遠的廠裡面。走累了,看到你家過來討口水喝順便休息一下。”張凡仲道。 何老漢聽不大明白張凡仲說的話,但討水喝和休息的意思是知道了。 過來給張凡仲拉開竹門,讓張凡仲進堂屋歇息,自己去了旁邊灶房給張凡仲打了一瓢水過來。 接過水瓢裡的水,張凡仲皺了下眉頭,生水他是不敢喝的。 好在何老漢接著去了外面,用木盆端了水進來。 “天氣熱,來擦擦身上。” 這是毛巾嘜?看著搭在木盆邊上的“毛巾”,經緯之間全是大小不一的孔洞。 “呵呵,謝謝了。我自己帶得有毛巾。” 張凡仲把揹包放在堂屋的方桌上,拉開拉鍊摸出毛巾。 看張凡仲拿出的毛巾,何老漢整不會了。這個稱為毛巾的帕子,看起來就好厚實,柔軟。 咦,上面還有暗花。 這個後生來頭不小啊。 何老漢年青的時候也跑過碼頭當過水手,見過的世面不少,這樣的毛巾從來就沒見過。 “這位官人,要不要吃點啥子?”何老漢看出張凡仲的不凡,身上正有麻煩事趕緊就想巴結一下。 “這個時間還早,老……老人家你乾脆陪我坐坐,要得不?” 何老漢五十來歲,但面相偏老,張凡仲覺得他應該有60來歲。 “要得。”何老漢有些侷促地在一邊找了個矮凳坐下。 “這都哪一年了啊,看起來生活還是過得不太好呢!”張凡仲感嘆道。 “現在啊,現在是大明天佑四年……” 張凡仲身子一抖,差點從方凳上滑下來。 “大明?……老人家,此處屬
《大明不怕!有我在》 第2章 這是真大明還是假的(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