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江南官員的再次出手 (第1/2頁)
1億在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第一批糧食運到了金陵,江南官員的阻撓緊隨其後出現了。
朝廷收取的賦稅,推行的是兩稅法。
分別在夏天和秋天各收一次賦稅。
范進把夏糧送到了金陵,接下來便是把今年的秋糧送過去了。
眼看著收取糧食的時間過去快有三四天了,杭州府的糧倉裡還是空空如也,沒有一粒糧食。
范進心裡有數,明白這是江南官員的第二次應對,也是最為難以解決的阻撓。
杭州府的官員直接罷工了。
不再收取糧食賦稅了,沒有了糧食。
范進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把第二批糧食運送到金陵。
范進沒有任何的耽擱,直接帶著一隊兵馬離開了市舶司,前往了杭州府的官署衙門。
“喲呵,貴客啊。”
杭州知府張淳正在衙門的辦公,看見范進找來了,主動迎接了過去:““範御史來到杭州府有幾個月的時間了,下官一直沒有過去拜訪,實在是失禮了。”
嘴上說著失禮,張淳卻沒有表現出來任何一點愧疚的神情,反而是一臉的輕蔑。
原因就在於張淳是名門望族出身,先祖更是跟著太祖皇帝打過天下,由於是文官,沒有封了一個爵位。
宗族的很多長輩在朝廷裡擔任重要官職,比起一個草民出身的范進,家世背景不知道高出了多少。
花無百樣紅。
范進穿上一件紅色官服了,只能紅極一時。
就像花期的一朵花,等到花期過去了,就會破敗了。
張淳就不一樣了,只要按部就班的做官,也能穿上一件紅色官服。
只要不出大錯,張淳可以一直穿到告老還鄉。
像他這樣的世家子弟,無論是從小到大接受的培養,還是往後做官的前途。
都不是一個小小的范進所能相比。
范進看到張淳的態度,心裡忍不住冒出了一團火氣,最是看不慣這幫子世家子弟高高在上的態度。
真以為自己是天之驕子了。
不過是一幫子米蟲,趴在老百姓的身上享樂。
搜刮了大量的民脂民膏,才能維持一個名門望族的各種奢侈享受。
范進直截了當的說道:“給你三天的時間,本官要看到這一次糧食的徵收,要不然唯你是問。”
張淳的臉色瞬間就冷了下來:“你只是漕運御史,負責押運糧食,至於杭州府能不能收上來足夠的糧食,不是你說了算。”
這句話說出了官員的職權劃分,能不能收上來足夠的糧食,是由上面的布政使說了算。
張淳是杭州知府,也歸浙江巡撫管轄,與范進的漕運體系官員沒有直接的牽連。
范進直接挑明瞭身份:“本官可不是一名簡單的漕運御史,還屬於朝天的欽差,有權利管轄你,到底有沒有收上來足額的糧食。”
欽差的權利很大,永康皇帝當初給了一個欽差的身份,只是為了讓范進押運糧食的時候免於遭受各種掣肘。
直接管轄杭州知府,插手地方的治理,沒有那個權力。
只不過,永康皇帝賞賜給范進一個欽差的時候,張淳沒有在場。
只有永康皇帝和范進兩人在場。
張淳也就不知道範進的欽差身份,到底有沒有權力管轄地方的治理了。
張淳到底是一個合格的官僚,沒有直接答應或是拒絕,只是說了一句:“這件事需要向上面的巡撫說明情況,至於糧食的徵收,等到本官從知府衙門的巡撫衙門回來了以後再說。”
一個字。
拖。
只要拖過了范進運送糧食的時間,就算是把糧食徵收上來了,也沒有任何用處了。
杭州府是浙江布政司的治所,巡撫衙門和知府衙門都在一個城裡,來回的時間也就半天的工夫。
張淳離開了知府衙門。
范進看著他離開的背影,下意識就想阻攔,安排帶來的官兵攔下來張淳。
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
范進手裡的權力不小,沒少幹出格的事,卻也不敢直接讓官兵在知府衙門裡扣押了張淳。
等同於造反了。
永康皇帝再是想要推動廢漕改海的新政,藉著漕運的改道,賺來大筆的銀子。
還是要維護官場制度的穩定。
官場制度的穩定,甚至大於廢漕改海的新政推行了。
廢漕
《重生范進,我要做狀元》 第275章 江南官員的再次出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