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四十三章 武林高手 (第1/3頁)

聖閒散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簽完合同後,葉謹瑜又拉上王志強去吃了晚飯。然後再次轉了些錢給他後,就將他丟在了新廠房那裡。

可憐王志強來投靠,僅僅在影印店呆了一個晚上,就被葉謹瑜給攆走了,並且走的時候還高高興興的。

送小夥計走了後,葉謹瑜又變回了孤家寡人;現在手頭上有幾十萬現金,暫時不用再為房租水電生活費發愁,而且又有一條長遠的來錢路,長遠來看不用為錢發愁;葉謹瑜只覺前途有望,可以安心測試時空門了。

小隔間裡放著的那些從超市買回來的物事,已經擺了好多天了,有些東西可不經放,得儘快試試。還有那些從網上購買的六分儀,望遠鏡之類的東西;已經打算了好幾天了,也遲遲沒有去試。

將卷閘門拉上,葉謹瑜開始盤算先搬哪樣;看來看去,還是玉溪道長搬來的那些書最礙事,先把道典給國師搬過去,這麼多書堆放在店裡自己不方便;搬過去後既空出了店裡的地方,也了結了國師這個債主的債。

不等待。

拉開隔間門,直接通到了李淳風處,這邊的天已經黑了,小道士正和國師一起盤坐著,就著一盞昏黃的小油燈做晚課。時空門一開啟,影印店裡的一百瓦節能燈的強光就順著開啟的門透到了房間裡。一下就驚動了正打坐的兩人。

感受到葉謹瑜的到來,國師只是斜了一眼;然後繼續做功課。倒是李淳風立刻結束了晚課,爬起來,道:“見過神人,神人怎麼晚上來了。”一邊說話,一邊順著時空門向門的那邊看去,他想看看是什麼東西能在大晚上發出這麼亮的光。

可惜時空門似乎有一層磨砂玻璃隔著一樣,後面的東西他怎麼看都看不真切。

時空門沒關,葉謹瑜不敢耽誤太久,道:“我正準備給國師搬道典呢,正好國師也在,我現在就搬來讓國師過目。”說完,再次穿門而過回到影印店,用裝影印紙的空箱子滿滿的裝上一箱書籍,抱過時空門去。

再次到唐朝時空時,國師已經站了起來,不知道是功課做完了,還是受了道典的誘惑,反正是結束了他的晚課,站在那裡等葉謹瑜出現。

書很多,一次搬不完,葉謹瑜將紙箱子放下後,再次返回了影印店;國師看著滿滿的一紙箱書,再也按捺不住,隨手拾起一本翻看起來。

道藏,道教典籍的總彙,最初按三洞四輔十二類編輯而成。後來隨著道教的發展,經書日境,東晉葛洪開始編目錄。武則天編成道藏經;唐玄宗又編輯道書為藏,稱為開元道藏;不過唐朝及以前的道藏也就到此為止了,經歷了安史之亂以及五代十國後,道藏篇章雜糅,闕遺不全。

時間發展到宋朝,從宋太宗開始,又開始推行道教,搞了一出遣使全國,募古書圖籍,得五千餘卷,藏於秘閣。然後在這些書卷的基礎上再編了宋朝的第一版道藏。

宋真宗時又修正了新的道藏,一開始為《寶文統錄》,後又有《大宋天宮寶藏》。道教皇帝徽宗為推廣道教,曾兩次校定道藏賜名《萬壽道藏》。後來金國打過來了,大部分《萬壽道藏》被毀。

南宋時的孝宗重建《道藏》,現在的道士看的正統道藏,就是這個版本了;除此以外,還有明萬曆年間修訂的《續道藏》。

換句話說,葉謹瑜帶過來的道藏,其實跟唐朝的道藏典籍,區別還是挺大的。

另外有一點,唐朝和宋朝都是中國史上比較推崇道教的朝代,不過在葉謹瑜看來,唐朝推崇道教更多是因為皇帝家姓李,號稱是老子的後人,如果不推行道教,似乎是不敬祖宗一般,被動的去推介而已。倒是宋朝,皇帝一個個都篤通道教,甚至還出了教宗皇帝。所以在宋朝,推廣道教更具有主觀能動性;出的典籍自然也就更多了。

不水了,繼續說劇情,葉謹瑜再次回到影印店,抱起下一箱書籍,穿門而過。

如此來回了三次,書還沒搬完,葉謹瑜卻已經累到不行,毫無形象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這連續不斷的穿門,對身體消耗很大。

“咦!”葉謹瑜僅僅只是從門裡搬了幾次書,就像做了一夜七次郎一樣,腳步虛浮,中氣不足;正看著書的國師瞥見了,忍不住驚訝出聲,上前一把抓住葉謹瑜的手,三個指頭夾住探起脈來。

國師輕輕鬆鬆的動作,葉謹瑜卻只覺得自己的手像被鉗子夾住了,動彈一下都不行,更不用說掙脫;這國師難道沒娶老婆麼,手勁這麼大!

國師更是驚詫:怎麼完全沒有修煉的樣子,這是神人嗎?神人都不修煉的嗎?

神人的底子為何這麼差?還是說這

《點歪你的科技樹》 第四十三章 武林高手(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