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十七章 推行簡體字的想法 (第1/2頁)

聖閒散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是怎麼讓工匠們快速學會認字,把自己帶過來的知識普及開來呢?葉謹瑜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歷史書上學過的農民運動講習所,還有就是建國後那場轟轟烈烈的掃盲運動。

農民運動講習所這東西是教人槍桿子裡出政權用的,殺傷力巨大,容易404,得把運動兩字去掉,再將農民換成工匠;變成工匠講習所。講學內容也得從開啟思想的枷鎖換成技術知識才行。

至於掃盲運動,那才是真正的大殺器,據資料上所說,建國時,全國五億半人口,有百分之八十是文盲。廣大人民不識字,成為新中國發展道路上的攔路虎,掃盲成為擺在新政權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場轟轟烈烈的掃除文盲運動便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中央抓得緊、措施用得對、群眾熱情高,短短几年的時間,識字率便大大上升。

只是這農民運動講習所,還有掃盲運動是個什麼樣的操作流程,葉謹瑜還得好好回去查資料才行。

但是不管哪種搞法,都需要教師才行,葉謹瑜可沒有那麼一名擁有第一師範學歷,還有圖書館管理員工作經驗的講習所所長。

難道要搞幾個“哪裡不會點哪裡,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過來教這些人嗎?還是說在現代錄好教學影片過來給這些人放電影,搞多媒體教室?

還有個問題,這要是教起來,是用繁體教呢?還是直接和現代接軌,使用簡體字呢?其實葉謹瑜比較傾向於用簡體字,因為他自己就是用簡體字嘛;再說了,這些工匠原本都不識字,不存在繁簡體轉換的麻煩;而且簡體字筆畫少,容易學會。如果工匠們都學會了簡體字,以後自己再搬資料過來,就不用刻意轉換成繁體了;怎麼看都是用簡體比較好。

至於說現在的大唐朝盛行的是繁體字,簡體字會不會被社會主體知識份子認可這種無聊的事,葉謹瑜才不管呢,反正工匠只需要在神人坊中學習工作使用文字,又不要去考狀元;能內部交流就行了。

嗯,這個簡體字養成需要好好計劃才行。回頭去黑科技群問問,有沒有什麼好點子。

發呆想著自己的事,好一會,葉謹瑜才發現周圍的工匠正用火熱的眼神盯著自己,被人這麼看著挺不自在的,連忙說道:

“好了,孫長史,你先跟著我,我有事交待你;至於其他人,該幹嘛幹嘛,都散了吧。”

但就算葉神人發話了,在葉神人沒有離開之前,那些工匠不敢亂動;神人幾句話的工夫,已經用教文字和技術在眾匠人心中樹立起無上的威信。

眾人不願離去,葉謹瑜只好示意孫辛跟自己離開,等兩人走了,這群工匠才三三兩兩的議論開來。

回到神人府中,葉謹瑜才問道:“這府中可有書房?”

“有的!”孫辛連忙帶路。領著葉謹瑜去到了一間偏房中。

房間裡已有不少書籍字畫,孫辛解釋道:“這房中之書乃是陛下與太子以及兩位王爺知殿下喜愛書籍字畫,特意命人搬來的。”

原來如此,葉謹瑜將孫辛使到門外後,開啟了時空門,從影印店開始搬資料過來;

等孫辛再次被獲准進入書房時,書房中已經多了不少印刷品。

葉謹瑜挑出一本關於鑄炮的書,遞給孫辛道:“皇帝比較著緊火炮一事,這本書上記錄著怎麼用鐵範造炮;從材料到工藝還有加工方法,記錄得都挺詳實的,你將這本書給那些鐵匠們瞧瞧,讓他們不要閒著,先試著造個一兩門試試。造好了交給皇帝,讓他們拿去試驗。”

孫辛接過去後,隨手翻了一下,發現文字印刷精美,圖片清晰細膩,端是一本好書;只是那文卻是橫排,而且是從左往右排,讀起來頗為不順。

看孫辛接過去翻看,葉謹瑜又道:“我帶到這個書房裡的書,你沒事可以多翻來看看,按照緊要的順序教導工匠學習,比方說這個鍊鋼鐵的,鋼鐵工業是國家工業基礎中的基礎,需要好好學習應用,還有那個製作鐘錶……哎呀,總之你都可以看著讓工匠們學。”

完了又補充道:“這書給他們看可以,但是不要帶出神人坊。”

這是為大唐國防和民生建設添磚加瓦,孫辛自無不可,連忙應道:“臣必將著千牛衛日夜看護此書,不讓其有任何閃失。”

又從書本中掏出幾張精美的船形圖,遞給孫長史,道:“看看這種船型,給那些船匠們看看;看能不能照著造出來;這船沒有內部構造,可以直接使用現有樓船的結構。”想了想又道:“唔……,這船在天上飛,不用太考慮水壓和水密性,只需解

《點歪你的科技樹》 第二十七章 推行簡體字的想法(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