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格物 (第1/2頁)
搖搖-欲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瞻基的學術不夠,技巧來湊。他用的這個方法,其實就是以其之矛,攻其之盾。
這樣不僅能規避儒家學子對他的質疑,更能引起他們對整個社會構成的研究和質疑。
在他們研究清楚這個問題之前,他們是不敢來質疑朱瞻基的。
而他們想要把這些想清楚,也非常困難,因為這是時代的侷限。真要分析清楚後,他們也會對儒家的學術壟斷產生質疑了,因為儒家思想在某些方面,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的桎梏。
只有質疑才能進步。
當然,他們現在不會發現這一點,他們都已經被朱瞻基丟擲來的理論給震撼了,覺得自己這幾十年的見識幾乎要被顛覆了。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接受了先輩的學術,不敢質疑,不能質疑,這是儒家尊師重道思想下的一個弊端。
在一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敢說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
這話你在華夏說出來試試看,保證第一時間你就聲名塗地,千夫所指。
不過,陷入深思的只是那些工部吏員,幼軍的這些年輕人卻沒有這麼複雜的思想。他們從小接受的都是軍人的服從教育,接受的都是實用性的技能培訓,這些對他們來說太深奧了。
但是,能夠接受到這樣總結性的新知識,他們的心裡只有激動和思考。
這個話題說到這個份上,已經足夠了,所以朱瞻基不等他們質疑,就把話題又談到了下一個話題。
“何為理學?非程朱理學。程朱理學只是儒家學說的一個分支,真正的理學是基於唯物主義思想的道理之學,明理之學。其最具代表性的學問,就是算學。商代人已使用十進位法,有了有了畫圓和直角的工具。
春秋末期的《孫子兵法》裡有關於分數的記載,戰國時期《荀子.大略》等書中記載了乘法九九表。《墨經》中提到了幾何學中的點、線、面、方、園乃至極限和變數的概念。
但是這些只是籌算範疇,真正的算學,應該是組合計算之學,我認為用數學來稱呼,更具代表意義。而最能代表組合數學的著作,就是春秋時期成書的《易經》。易經博大精深,其主要思想,就是含有組合數學邏輯的基礎。”
這又是所有人都無法辯駁的一點。周禮六藝就包括了禮、樂、射、御、書、數。所謂的儒家六藝不過是將周禮六藝據為己有。
所以現在,他們不能說數學不重要,因為數學的應用,可以說比儒學還要廣。一個農戶,可以不識字,但是必須要懂算數,否則買賣東西都是問題。
要說硬著頭皮說不重要,那儒家幹嘛還要把這些融合在自己的知識體系內呢?
一開始眾人沒有意識到,但是現在卻發覺了朱瞻基的滑頭。他完全是隻管挖坑不管埋,提出問題簡單,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可就難了。
而且,他才十七歲,又是太孫,其他人也不能因此就責怪他。相反,還因為他的身份,他們必須要正視這些問題。
現在,他們乾脆就不插言了,想聽聽朱瞻基到底最後想要表達什麼意思。
“至於地學和天文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劃分在一起,但是又有根本區別。相同之處是這兩門學問都是教會我們認識我們生活的世界,但是天文學更多偏重在理論和未來,地學偏重於應用和現在。透過天文,我們知道了春夏秋冬,春播夏種,秋收冬藏,透過地學,我們能將世間萬物都為人所用。金銀銅鐵錫,這些都是這個世界賜予人類的禮物,甚至就連隨處可見的泥土,也能燒成磚,建造高大的房子。
可是我們現在應用的這一套,依舊是一千多年前的技術,為什麼這些技術從發明到現在,特別是最近一千年來,就再也沒有提高呢?”
這些工部吏員當然知道是什麼原因,可是沒有一個人敢正面回答。這個時候,所有人都隱約能猜到朱瞻基想要表達的意思了。
他們的內心裡雖然有些擔心,但是更多的是興奮,因為一個重視工部工作的繼承人,會讓他們獲得直接的重視。
與這個相比,儒家學術的地位,並不是那麼重要了。
何況,太孫殿下並沒有否定儒家啊,也很認同儒家啊,他只不過是更注重理論結合實際而已。
醫學方面,朱瞻基就更不太瞭解了,不過這十幾年來,他也有意關注著醫學發展的道路,知道一些應用技術的發展。
朱瞻基喝了一口水,才又說道:“兩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根據五行學說建立了如今的醫學體系,《黃帝內經》,《扁鵲內
《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