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第1/2頁)
梨花落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久違的春光呈現在大裕皇城,春鳥啾鳴、南雁北歸,一樹桃李層層若雪,美得猶如天際濃妝淡抹的煙霞。網
帝后二人隱在簾後聽了幾堂董大人給皇太弟李隆昌的啟蒙,一股子吾家有子初長成的欣喜感油然而生。董大人傾囊所授,小隆昌洗耳恭聽。他年紀雖小,勝在天資聰慧,又是規矩懂理尊敬師長的佳才,兩人之間頗為默契。
董大人滿腹經天緯地之才,遇到李隆昌這樣的璞玉真是喜不自勝,他奏到李隆壽麵前懇請要收李隆昌做關門弟子。
李隆壽龍顏大悅,親自替幼弟擺下謝師宴,董大人這位太傅更是實至名歸。
朝中已是一派清明,唯有蘇世賢一直以身體欠佳為由,幾次三番推脫了李隆壽邀他入主內閣的美意。黃昏時分,一頂朱帷翠幕的四騎馬車低調駛出宮城,蘇梓琴再次拜訪僻居在外的蘇世賢,想聽聽父親究竟是什麼意思。
蘇世賢與半夏隱居在蒼街巷中一處普通的民宅裡,與市井百姓沒有什麼兩樣。聞得蘇梓琴的馬車已經到了門前,蘇世賢與半夏雙雙迎了出來。
土爐上是煨了一下午的山藥松蘑,小火醇厚安閒,雪白的湯汁已然粘稠。擦拭得一塵不染的碗櫃裡是糖漬的蘿蔔苗,滴了幾滴香醋,清淡而爽口。廚房裡支起的大灶下柴火嗶嗶啵啵,一籠扇全麥大饅頭的香氣撲鼻。
蘇世賢臉上掛著輕快的笑意,衝蘇梓琴說道:“難得出宮一趟,便留下來嚐嚐我的手藝。雖是粗茶淡飯,管保你唇齒留香。”
蘇梓琴見蘇世賢一派自得其樂,到也滿足他現在的生活,微笑著點頭應允,再向半夏頷首道:“如今父親身邊多虧有你照料,你臂上的傷可曾痊癒?”
半夏斟上炒過的糊米衝成的茶湯,衝蘇梓琴恭敬地行了禮,笑著回道:“多謝皇后娘娘記掛,奴婢的傷早便好了。您方才這麼說真是折煞奴婢,如今劫後餘生,半夏承蒙蘇大人不棄,自當侍奉左右。”
這模樣平凡的女子沾染著世俗的煙火氣,到更活得有滋有味,臉上的表情也真實了許多。她恬恬柔柔地告退,向蘇梓琴告罪道:“皇后娘娘與蘇大人父女兩個說說知心話,奴婢再去廚下添味小菜。”
父女兩人開啟天窗說亮話,面對蘇梓琴一再轉達李隆壽請他出山的話,蘇世賢淡然笑道:“父親早年這仕途來得不正,走了些旁門左道,哪有臉面入主內閣做為群臣的典範,陛下這份心意的確不能領受。網梓琴,你今日來得正好,往後何去何從,父親已有打算,想說與你聽聽。”
蘇世賢以手輕叩黃花梨的幾面,朗朗衝蘇梓琴吟道:“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我少時攀龍附鳳,心內不是不悔。如今看著你與陛下重掌大權,董大人等賢臣又是老驥伏櫪,父親早該退隱鄉野,平心靜氣做幾年文章。”
李隆壽立了李隆昌為皇太弟,有些出乎蘇世賢的意料。他本以為李隆壽苦盡甘來,正是時候大展宏圖,如今這麼一出,顯然是為及早退步抽身去做打算。
私底下問及蘇梓琴,蘇世賢才曉得這對小夫妻大約今生子嗣艱難,李隆壽也不見得能夠長命百歲。夫妻二人都有心輔佐李隆昌長成,真正擔起國之重任。
前世裡鴛鴦泣血,兩人各自飲恨,今生能夠長相廝守、縱然無後也是幸運。面對李隆壽的歉疚,蘇梓琴只是搖頭含笑,一點也不介意。
蘇世賢情深知這佳女賢婿已然不需要自己的輔佐,於仕途早是看淡。他昨日才與半夏深談,自己是立意要掛印辭官回青州府去。
兩人御花園裡在朱旭劍下劫後餘生,已然有了幾分感情。半夏自是含笑與蘇世賢說道:“大人去往哪裡,半夏自是願意相隨。不管粗茶淡飯,能留在大人身畔,半夏已是甘之如飴。”
蘇世賢自是欣慰老來有人紅袖添香,下半生總歸不算孤寂。
他與蘇梓琴說道:“你今日不來,父親明日也會入宮辭行。我擇了後日啟程,要帶著半夏回青州府去。離鄉多年,如今已然歸心似箭。”
蘇世賢的心路並不難理解,漂泊京中多年,此時遊子渴望落葉歸根。從前因為與陶家人結下深怨,他一直近鄉情怯,如今閒了下來,卻無時無刻不思念著青州府的湖光山色。
他目露懷戀,衝蘇梓琴緩緩說道:“你也該去瞧一瞧,如今冬去春來,范文正公的祠堂前那四株唐楸宋槐該又添了新綠。洋溪湖畔流水潺潺、龍興寺間梵音佛樂。父親每每憶起,已是夜不能寐。”
“父親,您已經決定了麼?”蘇梓琴面露遺憾,情知父親其決甚堅,只得滿含深情地說道:“父親,隆壽與我
《灼華年》 第五百九十四章(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