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青年才俊 (第1/2頁)
雲霄天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姓名:劉澭;武力:96;統率:94;謀略:90;政治:84;特性:戰神:與人鬥將時,起手武力+3。當對手綜合武力每增加一點,則自身武力額外+1。統御士卒征戰時,自身統率+3,謀略+2,士卒綜合戰力增加30%。士卒士氣額外增加20%。
元勳:作為一方主帥時,全屬性+3,麾下武將武力+2,統率+1,麾下謀士謀略+3,政治+1。麾下士卒綜合戰力增加30%,紀律額外增加10%,士氣額外增加15%。全線佈局時,其所謀劃的成功率額外增加15%。與人鬥將時,武力額外+4。
勇絕:與人鬥將時,起手武力+3,與基礎武力高於自身的武將鬥將時,自身武力額外+5,與基礎武力等於自身的武將鬥將時,自身武力額外+4,與基礎武力低於自身的武將鬥將時,自身武力額外+3。
武器:麒麟槍:武力+1,坐騎:萬里煙雲罩:武力+1。
劉澭(759年-808年1月24日),幽州昌平(今北京)人。唐朝中期將領,盧龍節度使劉怦次子,盧龍節度使劉濟異母弟。
劉澭喜讀書,擅武藝,因幫助劉濟襲任盧龍節度使,被授為瀛州刺史。後在繼承人問題上與劉濟不和,遂於貞元十年(794年)率所部軍民一萬餘口歸順朝廷,受唐德宗嘉許,被授為隴右經略使、秦州經略使、秦州刺史。
元和元年(806年),升任保義節度使,累封彭城郡公。劉澭治軍嚴整,輕財愛士,頗得人心,為外族所畏懼。
元和二年(807年),劉澭病重辭官,於入朝途中去世,年四十九。獲贈尚書右僕射,諡號“景“。
姓名:史德珫;武力:76;統率:92;謀略:96;政治:94;特性:鎮守:當該武將坐鎮一方時,全屬性+2,其所治理的地域範圍內,繁榮度增加20%,治安增加10%,民心增加15%。軍事防禦力量額外增加15%。
善謀:出謀劃策時,謀略額外+3,計謀成功率額外增加15%,計謀被識破的機率減少5%。當敵方陣營中,沒有基礎謀略高於自身5點以上者,或擁有特殊謀略型別的特性時,該武將所佈置的計謀將會100%成功,並且額外增加計謀效果10%。
仁政:處理政務時,政治+3,政務處理效率額外增加20%,政務處理效果增加10%。當該武將治理地方時,政治額外+2,政務處理效果額外提升10%。民心額外增加15%。
史德珫,史宏肇子,鄭州滎澤人也。乾佑中,授檢校司空,領忠州刺史。粗讀書,親儒者,常不悅父之所為。貢院嘗錄一學科於省門叫噪,申中書門下,宰相蘇逢吉令送侍衛司,請痛笞刺面。
德珫聞之,白父曰:“書生無禮,有府縣御史臺,非軍務治也。公卿如此,蓋欲彰大人之過。“宏肇深以為然,即破械放之。後之識者尤嘉德珫之為人焉。
姓名:吳超(字逸世);武力:96;統率:96;謀略:72;政治:70;特性:槍絕:是用槍類兵器作為武器時,起手武力+3,與同樣使用槍類兵器的武將鬥將時,武力+5,與使用其他武器的武將鬥將時,武力+4。
奮勇:與基礎武力高於或等於自身的武將鬥將時,武力+5,與基礎武力低於自身的武將鬥將時,武力+4。己方所有處於同一戰場的將士,綜合戰力增加10%,士氣額外增加15%。並且額外削減敵方將士士氣15%。
征討:平定叛亂時,全屬性+3,士卒綜合戰力額外增加30%。紀律額外增加15%。增加識破敵方針對自身的計策的機率15%。削弱敵方士卒綜合戰力10%。所有處於同一戰場,並且參與鬥將廝殺的武將,其武力額外+3。
武器:烏纓鑌鐵槍:武力+1,坐騎:燎原火:武力+1。
吳超,系陳朝都督南兗北兗等五州諸軍事、南兗州剌史、待中、司空吳明徹將軍哥哥的兒子,字逸世。年輕時卓越不凡,以才幹智謀聞名。
跟隨縣砠慫征伐,有戰功,官至忠毅將軍、散騎常侍、桂州刺史,封汝南縣侯,食邑一一千戶。去世以後,追贈為廣州刺史,謐號是節。
姓名:吳拱;武力:92;統率:94;謀略:78;政治:72;特性:武勳:作為主將統御士卒時,全屬性+2,麾下武將武力+1,統率+2,麾下謀士,謀略+2,政治+1。麾下士卒綜合戰力提升30%,士氣和紀律額外增加15%。消弱對方綜合戰力5%。參與鬥將時,武力額外+4。
劍神:使用劍作為武器時,
《混亂三國記》 第435章 青年才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