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27章 提醒 (第1/2頁)

昭山慕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林思琪這句話,並沒有安慰到大家,只是激起了他們的傾訴欲。 “思琪啊,什麼局勢改變,就是很遙遠的事情啊。” 莊雪已經下鄉四年時間了,雖說她是離開了原生家庭那樣壓抑的環境。 從此她的生活就與家人無關,她能自己好好生活。 她努力紮根鄉下,一直勤勤懇懇,但年底除了分到的口糧,也不剩幾個錢了。 她一年掙到的錢,恐怕還不如她爸她媽一個月的工資。 在鄉下,她每天任勞任怨,從不敢多花一分錢,把掙到的錢都存起來。 但幾年下來,她的存款連兩百塊都沒有。 她也不敢回家,因為回家就意味著要花錢。 自從離開家裡,來到新山大隊,她知道她基本回城無望。 而她回城的唯一機會,就是獲得工農兵大學的名額。 但這個名額少之又少,有時候根本就輪不到新山大隊。 至少在她下鄉四年時間裡,新山大隊只有兩個名額。 只是那兩次,他們知青點的人都沒能得到名額。 雖說大隊上列出的候選人裡有知青,但大家投票時幾乎都選擇了本大隊的人。 所以這條路,其實也是舉步維艱,很難實現她回城的夢想。 當然,在夜深人靜,她睡不著的時候,也曾幻想過是不是哪天局勢會改變。 他們這些知青不用再待在鄉下,都能回城呢。 只是,這個想法就是妄想,上山下鄉政策實行的這幾年,沒有一點要改變的意思。 每年下鄉的知青,似乎還是那麼多。 “是啊,咱們都在鄉下待了好幾年了,也沒聽說過什麼局勢變化。” 丁香也加入聊天,要知道他們來到新山大隊幾年的人,幾乎都沒有走出去的希望了。 除非真如林思琪所說,政策變化,能讓他們回城。 不過他們在鄉下聽到的最多的,就是新知青來時說的,有關知青辦催人下鄉的事情。 “要真是能回城,咱們還能做些什麼呢,怕是隻會種地了吧。” 魏盛難得開一次玩笑,只是這卻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是啊,我都快忘記之前學過的知識,背過的書了。” “咱們即使回城了,恐怕也沒有謀生的手段,還能靠家裡養一輩子嗎?” 胡美玲此時也認真參與討論,下鄉後他們確實與城市脫節了。 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回城了也沒有合適的工作,只會鬧得家宅不寧啊。 “就是,咱們這群人要是突然能回去,只怕家裡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兄弟姐妹要是有結婚了的,現在都抱上娃了吧,哪裡還願意白白養著我們啊。” 現在這個時代,大家都特別能生,家裡只有兩個孩子都算少了。 他們這些人家裡,兄弟姐妹基本都是三個往上。 本來家裡就住不開,更何況還一直添丁進口呢。 他們回去了,就是全家的累贅,日子不會比現在更好。 所以他們雖然期盼回城,但也害怕回城。 要是拿到工農兵大學名額,或者有一個工作崗位,那就算是衣錦還鄉了。 但是要是真有政策變化,讓知青們都回城,那也是一場災難啊。 沈沐檸聽到王竹說的這番話,都忍不住露出贊同的表情。 畢竟她看過的小說中,有不少都描寫過知青回城後,無所事事的事情。 只是遊手好閒倒也還好,更糟糕的是,他們回城後城市犯罪率急速增加。 而林思琪雖然也沒有經歷過,但她逃離新山大隊後,與別人閒聊時,也聽人說起過那時的景象。 現在,聽到王竹所言,倒是覺得王竹好像突然有腦子了一點,還能想到這點。 所以她現在是想讓大家重拾課本,好好學習來著。 只要在恢復高考後考上大學,上學也是有補貼拿的。 雖說補貼可能只夠大家在學校生活,但只要一畢業,國家就會分配工作。 這比他們現在的生活強多了,甚至現在有工作的人都比不上他們了。 不過林思琪知道,現在國家並沒有表露要重視教育的意思。 雖然每年都有工農兵大學名額,但放到全國來看,依舊不夠。 大家知道這名額不好得,也根本沒有要重拾課本的想法。 但還好現在也才1974年,離高考恢復還有三年時間。 她現在提點一二,若是領悟了她的意思,用三年時間複習,總能比人家考得好。 即使不能理解她的深意,往後不是還有時間嘛,倒也不必急於一時。 “我覺得以後不會一直這樣的,畢竟國家想要發展,還是要靠知識分子啊。” 國家建設總不能真靠什麼都不會的人吧,上工農兵大學的人畢竟是少數。 即使他們都能成才,畢業後分配到各地就不夠看了。 “嗯,應該吧,不過現在啊,咱們還是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吧。” 楚明旭是相信林思琪說的話的,他認同她的觀點。 自從上山下鄉政策開始,許多真正有學識的人被迫害。 教育體系幾近癱瘓,撤銷大學,只有少數工農兵大學繼續培養人才。 沒有工農兵大學名額,大家最多隻能接受高中教育。 但即便是高中畢業的人,學到的各個行業的專業知識,是少之又少。 高中畢

《我在七零養老,遇上敵特殺麻了》 第127章 提醒(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