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29部分 (第1/4頁)

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耽擱就到了七月末,天太熱,建昭帝越發覺著精神不濟,叫了秦和澤等幾個大臣來一商量,準了楊昊儉的第一個請求。

高祁由此落入了楊昊儉之手,可戰局卻沒有發生太大變化,朝廷大軍雖然將王光濟擋在江上,離抓住他徹底平息叛亂卻還遙遙無期。

八月秋試如期而至,個人戰、團戰的結果都同春試差不多。

九月初,平靜了一年多的東海突起波瀾,先是白州兵馬衛和地方官聯名上書,說是在沿海幾縣發現海盜出沒,懷疑是在為東夷人再次引兵來犯探路。

這奏章送上來之後,不管是建昭帝,還是符良吉等人都沒有拿它當回事。

這些年沿海州縣時不時就危言聳聽,以便向朝廷要錢要人。

可寫這奏章的官員也不想想,虎頭灘大捷朝廷一舉殲滅東夷十萬人馬,東夷小國統共才有多少人?這才剛過去了短短一年,怎麼可能恢復了元氣,再打大梁主意?

可僅僅過了半月,彰白諸州的求援奏章便像雪片一樣隨著快馬進京。

東海突然出現大批敵人,在多地停船,強行登岸。

白州的情況最為嚴重,一天之內已經失守數縣,被敵人攻佔的縣城宛如人間地獄。

緊跟著,就有一道彈劾紀南棠的奏章擺在了建昭帝案頭,侍御史張丞在奏章裡稱紀南棠誇大了虎頭灘之戰剿滅敵軍的人數,冒領軍功,犯下了欺君的大罪,更使得朝廷錯誤判斷了形勢,是造成眼下之局的罪魁禍首,應該予以嚴辦。

建昭帝下旨,命紀南棠即刻交出兵權回京,進行解釋申辯。

楊昊儉趁機舊事重提,上一次他是暗示,這一次直言四公主對紀大將軍頗有好感,又說眼下這事他可以出面相助,以確保紀南棠平安無事。(未完待續。。)

ps: 三更老規矩

第二百六十八章 御前官司(三更)

紀南棠並不是一個不通人情世故,只懂帶兵打仗的將領。

相反,他這些年一直以懷英翔的下場自警,該疏通的關係,該送的禮從來是一家不落,上有符良吉撐腰出頭,下有杜元樸出謀劃策,別看他不常在京裡,名聲一直不錯,還真沒為此吃過什麼虧。

若換成別的事,為保命,別說只是和二皇子虛與委蛇一番,就是屈膝低頭,他自忖也不是彎不下腰來,但唯獨這件事不行。

紀南棠沉默了一瞬,方道:“漢王殿下,您若是為公,為天下計,能幫著查明真相,還末將一個清白,那紀某自是感激不盡,若是隻為私誼,請恕末將不識好歹,這件事若是糊里糊塗完了,末將對不起在虎頭灘奮勇殺敵的將士們,也對不起那些血染疆場為國捐軀的英靈。”

言下之意,他不同意楊昊儉使手段把這件事壓下去。

楊昊儉目光一沉,臉上卻沒有露出不悅來,彷彿不甚在意地笑了笑:“好,我知道了。回京之後,你若是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只管去找我舅舅同安侯,我會寫信向他交待清楚。”

紀南棠道過謝,只帶了十幾個親兵快馬趕回奉京。

回京之後,御前申辯、找真憑實據來駁斥對方,非但是紀南棠,整個將軍府的人都忙得焦頭爛額。

好在鳳嵩川失蹤之後,符良吉迅速清除了異己,帶兵將領中沒有出現質疑的聲音。加上當時清點押送俘虜、打掃戰場等等善後地方上也多有參與,可以為紀家軍作證。

唯一可惜的是王光濟派人進京刺王殺駕的時候,還順便襲擊了刑司大牢。將關押的東夷俘虜盡數屠戮乾淨,否則的話,只要將人提出來一審,就可以令張丞啞口無言,還紀南棠清白。

這時候,那個久到已經被眾人遺忘了的疑惑又浮現於紀南棠、杜元樸等人的腦海:王光濟為什麼要分出一隊人馬來去刑司大牢殺人放火,難道他那時候就預見到了今天之事?

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而且就算紀南棠鋃鐺入獄,抄家問斬,王光濟此時的處境也不會有太大改善吧?

外敵當前。建昭帝也怕這時候冤殺大將,自毀長城,故而極為慎重。

這場御前官司一打起來,短時間內不會有結果。那邊廂敵人都殺到家裡來了。不能置之不理,比處理紀南棠這件事更緊急的是調集大軍剿滅敵人。

建昭帝和群臣商議,先就近集結三五萬兵馬,遏制住敵人這股燒殺搶掠之勢,再從拱衛奉京的各處兵馬衛調個幾萬人,應該就差不多了。

麻煩的是帶兵的將領。

紀南棠是肯定不能派了,建昭帝看看其他

《重笙》 第12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