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六十章 戰事四起 (第1/2頁)

白馬嘯秋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又談了良久,周顯看天色已晚,便起身告辭。

宋應星把周顯送到門外,“忘筌,有件事和你商量,能不能把暫借給我?”

周顯愣了一下,“你要他啊!”

宋應星點了點頭,“小隱年紀雖小,卻有驚豔之才。老夫年紀大了,想收一個關門弟子,讓自己所著有所傳承。所以,就心生了這樣的奢望。”

周顯沒有直接答應,而是轉向夏完淳,“小隱,你願意嗎?”

夏完淳撓了撓頭,“督帥,長庚公跟我說過。我確實也想跟長庚公學點東西,但又想跟著督帥您。”

周顯看他一臉糾結的樣子,淡淡笑道:“你還小,就應該嘗試些新的東西,這樣今後才能博採眾長。暫時跟著長庚公吧!若是今後煩了,再回濟南。”

對於窮人來說,最難熬的是冬季。又冷又餓,很多人都因此而喪命。

得益於黃宗羲用糧換鹽的方案,那些富商、鄉紳拿出了不少糧食。不僅緩解了周顯軍中的糧草危急,還有富餘的拿出來賑濟貧民。

雖然在山東依舊因為饑荒,不時有叛亂髮生。但因為官府鎮壓的快,規模也小,沒有引起什麼大禍。

春收之後,府庫逐漸充盈了起來,山東各地開始擴大種植土豆和紅薯。石尊義向周顯保證,等到秋收之時,山東的饑荒問題就能完全解決。

春收不僅讓周顯這邊緩過勁來,同樣的也有滿清。

四月中,吳三桂從四川運了不少糧草到陝西,暫時緩解了他和滿清之間的矛盾。他又派出使者前往南京,約定共擊湖廣闖軍,但前提是大明皇帝下令讓曹變蛟撤出四川。

兩面三刀的功夫,吳三桂玩的十分純熟。

五月,軍糧充足的多鐸再次向河南的闖軍發起了進攻。

雙方在朱仙鎮一帶大戰一番,闖軍再次戰敗。一部退回開封城中,另一部東撤回到歸德府睢州。

多鐸以一部清軍佔據陳留,截斷了睢州闖軍和開封之間的聯絡,同時派出精騎深入歸德府境內。

鄲城、鹿邑、夏邑、虞城接連而降,使睢州和商丘徹底淪為兩座孤城。而這支清軍駐紮於夏邑和永城,防備著徐州和定陶方向的周顯軍。

劉體仁心憂開封,數次出兵,欲要擊敗歸德府內的清軍,再引兵救援開封。

但多鐸卻令博洛率數千精騎陳兵於杞縣,擺好了隨時進攻睢州的架勢。每當劉體仁出兵,博洛就引兵向東,截擊其後路,

劉體仁不但沒能救得開封,而且連商丘和睢州都有被清軍攻破的可能。

萬般無奈之下,劉體仁派出使者前往濟南,去向李巖求援。

張存仁率十數萬漢軍在前,博洛率數萬清軍在後,從東、南、北三面圍住開封,只剩下面對黃河的南側沒有部署兵力。

漢軍日夜進攻,擾的開封城內一日三驚,軍心浮蕩。

李巖下令讓馬寶率近兩千騎兵從孟津渡過黃河,活動於偃師、鞏縣一帶,襲擾清軍糧草。同時,從濟南征調一營士卒緊急前往衛輝府。會和陳子龍手下的一營士卒,陳兵於陳橋、陶家店,在當地修堡駐守。

劉宗敏率部進入南陽,在唐河一帶與鰲拜對峙。兩軍交戰多次,但劉宗敏始終不能擊敗佔據騎兵優勢的鰲拜,更不敢輕易派兵北上。

兩軍沿唐河一線對峙,各有勝負,但形勢對闖軍明顯不利。

陳子龍的剿匪計劃進行的還算順利,至少明面上,比較大的匪寇都被清剿乾淨。剩下的要麼逃進深山,要麼逃入臨近的彰德府內或澤州,投靠清軍。

收攏各地匪賊,姜鑲實力增強,縮在山西妄圖儲存兵力。最後在多爾袞的嚴令下,姜鑲才不情不願的出兵。

姜鑲下令讓部將楊振威率一部人馬進攻懷慶府,而他親率主力大軍增援從武安一線進攻彰德。

很快,磁州、臨漳失陷,彰德府內只剩安陽一城還在陳子龍手中。

楊振武也攻陷了懷慶治所沁陽,而河南清軍也渡過黃河進攻孟縣。逼的馬寶撤回黃河北岸,和唐琦合兵之後撤往武涉。

一月不到,黃河北岸三府之地便失陷了一府半。這裡面固然有清軍實力強大,周顯軍在當地駐兵不足的原因在。但更重要的是,周顯從闖軍手中接管三府之後,始終沒有獲取當地的民心。

即使陳子龍之前拿出了不少糧草賑濟他們,但這樣的恩惠不足以他們為之效死。在他們眼中,誰強大就順從誰,活下去遠比其他的更加重要。

他們結社自保,只相信自己的

《末代駙馬》 第一百六十章 戰事四起(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