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登州城破(一) (第1/1頁)
白石源中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間回到大明崇禎四年臘月二十二,咱們從頭說起: “賊軍已經兵臨城下了,不知道孫撫臺有何安排?”登萊總兵張可大拱手請示。 “安排?汝等且聽吩咐即可,無需過於擔心”孫元化以手撫須,好似運籌帷幄一般。 “撫臺大人,都火燒眉毛了,叛賊氣焰囂張,必須趁著賊人立足未穩之際出城襲擊,擊垮對方士氣,殺其中堅力量,其餘都是烏合之眾,不足慮。” “觀甫,勿要誤吾招撫大計。有德已經派人來信,不日即可斬殺李九成父子送於門下”。孫元化尾音倒是拖的很長,頓足捶胸。 “孫撫臺,孔有德不可信”。 “吾有糧草在手,彼卻乏糧忍飢挨餓,正是雪中送炭之時,彼必將感恩戴德。 東江之故事可見也!” “此一時彼一時,毛鎮雖然跋扈,但是始終忠於大明朝廷,毛帥被殺且沒有給出合適的說法,眾人雖然心中痛楚,士氣下跌,但是未敢有反意。眼下毛帥逝去已久,與毛帥不同,有德等人素無忠君之心,唯有報仇之念。請撫臺明察。”張可大言辭懇切。 “正因明察秋毫,本官才決定招撫。張總兵,有德曾為本官部下戰將,本官深為了解,其素來驍勇,眼下大明內憂外患,國朝欠缺大將之才,本官正是惜才,一心為公,大明再也經不起折騰了。張總兵,你要顧全大局啊,要理解本撫臺的招撫之意啊”。孫元化說的聲淚俱下,若不知情,定然令人深受感動。 “撫臺大人何以認為孔有德會接受投誠?如果投誠為何不早點?偏偏兵臨城下才投誠” “李九成曾是有德的下屬,因為貪汙買馬鉅款而畏罪,繼而掀起滔天巨亂,實屬罪大惡極、罪無可赦。只是因為首倡叛亂,才被眾賊推為首領,反而躍居有德之上。有德自然心中不服,人情世故如此,故可知耳。” “此乃孔有德一家之言,我部夜不收並未發現敵人統歸李九成,反而大部分人馬都是唯孔有德馬首是瞻。” “這正好說明孔有德是大將之材。” “即使如此,某曾聞兵法有云:不慮勝先慮敗。萬一孔有德詐降,我等如何應對?” “再等些許時日,再等些許時日啊”。 “再等下去,外圍高地悉數被佔,糧道斷絕,登州一座孤城也” “住口!休要再說……” 兩人仍然無法說服對方。張可大氣洶洶的離開。 孫元化氣的渾身發抖:無恥丘八,有辱斯文!有德即降,叛逆必滅,如此淺顯道理為何視而不見!本官回頭定然參奏張可大擁兵自重,求功浪戰……! 張可大回到總兵府,中軍管維城先入問安,張可大稱:維城,撫臺臨事不決,但是吾等身為軍人,當時刻以忠君報國為己任,讓將士們做好準備,萬勿懈怠。通知公沙,城頭備足物資,敵人到了,聽從號令,即刻發炮。 管維城:總兵,公沙與孫撫臺交好,萬一不聽從號令? “軍中無兒戲,軍法不容情,可由不得他”。 次日,孔有德率領大隊人馬兵臨登州西門,孔有德駐足登州西門外的高坡之上,眯著眼睛看著前方的鎏金大字“迎恩門”,看著城牆上密佈的各類大炮和眾多的守城者,喃喃自語:這仗,不好打啊…… 登州城頭,葡萄牙僱傭兵統領公沙迪西勞也在盯著遠方的大軍,轉頭看向立於旁邊的高官:王,我們要打嗎? 站在公沙迪西勞旁邊的是監軍道王徵和登州府同知賈名傑,王徵之前一直在孫元化旁邊,而同為教友的公沙先生自然認識。王徵說道:撫臺大人言明打擊一下叛賊氣焰也好,只是勿要殺傷過重,免得不可收拾。 張可大總兵下令後,孫撫臺就得知了訊息,立刻就把公沙迪西勞率領的僱傭兵隊伍和欒巨金率領的山東衛所兵劃歸撫標營直轄,並由公沙迪西勞和僱傭兵副統領香未略分掌左、右炮隊,完全剝奪了張可大指揮炮兵的權利。 公沙迪西勞倒是非常敬業,得到允許後,第一時間下達命令,將射程較遠的“紅夷大炮”和“神威大將軍炮”分別調好標尺。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叛軍竟然先派人出陣向城頭勸降。官軍立馬用實際行動給與了回覆。 “砰”的一聲巨響,就見一顆巨大的燒紅鐵球越來越近,孔有德眼睛瞳孔不斷放大,多年來的百戰應激反應,使他急拉馬頭,僅僅稍微偏過,但是巨大的慣性,把孔有德坐騎馬頭一下子就打掉了,馬的軀體劇烈抖動向左壓下,孔有德躲避不及,整匹馬就壓在了孔有德的半邊身上。咔嚓一聲,不知道是胳膊斷了還是腿斷了。 隨著登州城頭數十門大炮越來越多的聲響,孔有德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計程車兵無處躲藏,狼奔豕突般到處亂竄。 很明顯裝逼失敗。作為曾經的公沙的學生,孔有德領略到了師傅的鐵面無情。他不是不知道大明的炮兵實力,或許是從吳家橋以來的順風順水讓他過於得意了。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7章 登州城破(一)(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