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56章 張應舉夜襲黃旗堡 (第1/2頁)

白石源中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856章 張應舉夜襲黃旗堡

明將張應舉讓段林帶人前往敵佔區確認詳細情況,段林經過兩日的探查,逐步弄清楚清軍的部署:

“張將軍,清軍實際上主要有兩條運糧路線,一路是耿仲明親自押運的,從沿海平地行走,走贛榆經日照,再從理務關北上諸城。

這條線看上去有清軍大軍的壓陣,似乎為清軍的主要運輸路線,目前暫時停留在一百五十里外的嵐山一帶;

清人的另一路運輸隊從沭水逆流而上,至莒州再登陸,走陸路到汪湖,再從汪湖沿著濰水順流而下,直到汶水與濰水的交接處的黃旗堡,清軍在黃旗堡設立有後勤大營,武器彈藥和糧草物資幾乎都是囤積在大營內。

在下探查時候,從‘舌頭’口中得知,他們的主將戴都正好率領部分主力離開,黃旗堡大營暫時交由清軍將領郭名望統帥。”

“段主事,你的探查非常重要。只是我們的兵力不多,無法與擁有大量護衛清兵的運糧隊硬拼,但是對於已經囤積有大量物資的敵軍後勤大營,我們倒是可以做點文章。

只是黃旗堡大營現如今的兵力佈置如何?可曾探查清楚?”

“回張將軍,根據‘舌頭’的回答,在下也自行觀察了一番,發現清軍的佈置是內緊外鬆。”

“何為內緊外鬆?”

明將馬天詢問道。

“清軍以郭名望的本部旗兵駐紮在黃旗堡內,是為核心;

以旗人副將聶仲金的本部兵駐紮在堡南五里,與郭名望互為犄角;

以綠營總兵官李中星所部八千餘人駐紮黃旗堡西南面的安丘城北的滕家莊,距離黃旗堡不過六里地。

李中星一旦發現黃旗堡被襲,只要利用他所掌控的汶河船橋,可以快速地透過汶河,對黃旗堡進行支援;

另外清軍綠營將領羅九成則是率領三千人馬駐紮在濰水東岸的岞山,藍俊則是率兵一千人在濰水和岞山之間紮下營壘,保護著濰水上面的船橋。他們倆個都是在桐城叛變的敗類。

內部的旗兵戰鬥力比外圍的綠營兵強太多了,而且對外人的防備心很重,日落以後不允許民夫在堡內,都是趕出黃旗堡,讓他們在民夫營休息的。

是所謂內緊外鬆。”

“這麼一看,清軍光是綠營兵就至少過萬,另外還有數量不詳的漢軍旗軍?聽上去也是防守嚴密,好像我等並無多少機會……”

旁邊的明將楊斌感嘆道,可是段林卻胸有成竹地反駁:

“非也,在下觀之破之不難,但是需要膽大心細,並且行動一定要特別迅速。”

“快快細細說來。”

“隨著清軍後路統帥戴都的離開,郭名望和聶仲金好像都是看不起綠營李中星和羅九成似得,他們二人幾乎沒有與李中星或者羅九成有過交流,可見戴都留下來的郭名望實際上缺乏‘名望’,無法有效控制李中星和羅九成,此為其一;

二來無論是李中星還是羅九成,所部兵力都是比較孱弱,若論藍俊所部將佐,更是形同地痞無賴。一旦咱們出兵燒燬汶水和濰水上的船橋,李中星和羅九成都將會無能為力的;

其三就是黃旗堡的北面和南面分佈有大量的民夫營壘,看上去至少有數萬民夫,這些人幾乎都是被清官府強抓而來的,一旦夜間遇到突襲,必定會因為恐懼而發生‘營嘯’,到時候咱們再推波助瀾,這幫人很可能會成為咱們的助力……”

“好是好,只是大帥常說過一句話,咱們是老百姓的子弟兵,如果可能,還是儘量不要殺傷普通老百姓。”

楊斌說道。

段林立刻反駁:

“成大事者不計小節……”

“好了,不要再糾結了,一切後果,由我張應舉一人來承擔。讓我們一塊計議一番,確保計劃的順利實施!”

於是明軍在張應舉的帶領之下,一日一夜狂奔160裡(注1),終於來到了距離黃旗堡南十七里的峽山。

峽山是一座荒山,山上的林木幾乎都被黃旗堡那邊的民夫給砍伐殆盡,張應舉為了避擴音前暴露,只得將帶來的人馬帶到了峽山西南面的山坳中。

張應舉氣喘吁吁地吩咐部下計點軍士,此時才突然發現,原本兩千餘人馬行軍,如今僅僅到了不到半數,甚至連將領馬天也不見蹤影。

明將楊斌苦著臉向張應舉說道:

“張將軍,咱們趕到這邊的人還不到一千人,兵微將寡的,你看這事該怎麼辦?”

旁邊的段林的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856章 張應舉夜襲黃旗堡(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