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襄陽、襄陽(上) (第1/3頁)
米糕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襄陽城下,宇文溫看著左右如林的投石車頗為自豪,這是安州軍用盡了吃奶的力氣打造出來的攻城利器,要威力有威力,要數量有數量。
襄陽乃天下有名的堅城,它東、南、西為陸地但挖有寬闊的護城河,河水來源於城北的漢江長年流淌不會乾涸。
但對於穿越者來說,襄陽最大的名氣來源於兩個歷史事件:第一是三國時關雲長北伐襄樊,水淹七軍卻被東吳呂蒙偷襲荊州斷了後路,走麥城被俘兵敗身亡留下千古遺恨。
第二是宋元襄陽戰役,射鵰大俠郭靖、黃蓉夫婦率領襄陽軍民誓死抵抗元軍數年最後壯烈殉國,神鵰大俠楊過萬軍之中擊殺蒙古大汗蒙哥...
呃,位面不對重來!
第二是宋元襄陽戰役,從南宋鹹淳三年蒙元將領阿術進攻襄陽的安陽灘之戰開始,到鹹淳九年(1273年)襄陽守將呂文煥力竭降元,歷時近六年。
期間襄陽守軍打退了無數次的進攻,南宋朝廷也無數次派出援軍順漢江而上試圖支援,宋元圍繞襄陽進行了一系列的攻防戰,最後襄陽周邊宋軍據點被一一拔除變成孤城,連年圍攻下襄陽守軍傷亡慘重,外無援兵內無糧草苦苦支撐。
就在這時元軍用上了最終兵器——重力投石車,這是西域阿拉伯人帶來的最新技術打造的攻城器械,最終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襄陽再也堅持不下去守將呂文煥舉城投降,失去襄陽的南宋沒幾年也完了。
如今宇文溫將這“跨時代之長射程重力式拋射砲”提前了將近七百年豎立在襄陽城下!
無數安州士兵目瞪口呆的看著這一座座巨大的投石車,他們有的在長壽城下見過小一號的,有的則是第一次見到這軍中傳說的犀利攻城器械。
他們唯一的想法是:這玩意要多少人才能扯動啊!
在這個時代投石車是有,卻都是人拉作為動力,像如此巨大的投石車難以想象要多少人才能動,更何況那砲梢底端並沒有綁著長繩,看起來似乎不要人拉,那它怎麼投石呢?
砲手準備的石頭個個都有五六十斤重,到底這東西能把巨石投出多遠啊!
有意或無意,許多人在打聽其中奧妙,不過很快他們就得到了答案:這東西施加有法術!
只見一個道士手舞木劍口中喃喃有詞,另一隻手捏著畫有奇怪紋路的符紙,隨後他口含符水往符紙上噴去,“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有士兵上前將符紙接過,隨後分頭爬上投石車高高的架子,將符紙小心地貼在砲梢下掛著的木筐。
“我沒說錯吧,上次在長壽城他們就是如此做的,所以這投石車不用人力拉動就可投出巨石。”圍觀人群中一名士兵對身邊人說道。
“這樣也行?這...這道士是哪家山門?不知出價幾許才能請來做法事?”周圍一眾人等探過頭來問道,這法術當真了得,以後家裡犁田請那道士做法豈不是不用牛了?
還有水上行船也不用槳了,裝卸貨物也省了勞力,當真是旺財的法術啊!
“聽說是西陽郡公奇遇碰見的,還在人家門前跪了月餘用誠心打動了道長才求得門下弟子前來助戰。”又有人振振有詞說道,那人正是尖嘴猴腮的宇文十五。
“是啊是啊我親眼看見的。”這是演技生硬的‘傻大膽’陳五弟在附和。
“那這道長是何處法統?”
“據說是極西之地英吉利國出的大賢人,道號‘牛頓天師’便是。”這是宇文溫喬裝打扮化身‘包打聽’躲在人群中散佈謠言。
“那牛頓天師原為凡人,一日於果樹下小憩被跌落的果子砸中腦袋頓時醍醐灌頂得了天道真傳,創下了不朽基業。”
“這到底是什麼法術啊?”
“據說叫什麼‘萬有引力定律’,若是習得精妙之處可白日飛昇九天之上,此不過為雕蟲小技爾!”
“原來如此!”眾人聞言恍然大悟。
這才對嘛,世間哪有不用人拉就能自動投石的器械,此番安州軍得神人相助必定能逢凶化吉百戰百勝!
傳言的力量是偉大的,道士們作完法將符紙貼上所有的投石車後,透過許多形跡可疑的小團體在各處‘一唱一和’,安州全軍上下都知道這“跨時代之長射程重力式拋射砲”有法術加持,那襄陽城不日可破!
作法完畢投石車開始裝彈,士兵們在投石車前的壕溝邊佈陣以防守軍突襲破壞攻城器械。城頭守軍見狀忙著把一幅幅巨大的布幔升起。
對付投石車投來的石塊,常見且有效
《逆水行周內》 第三十六章 襄陽、襄陽(上)(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