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8章 常熟圍城 (第1/2頁)

琳琅歲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常熟,臨近長江口的南岸,處在蘇州府北域的中心位置。因而被陳濟懷定為蘇南防線的北方支點。 常熟縣城略呈圓形。城牆為前明嘉靖年間,為防倭寇侵擾而全面重修的。牆身高大堅固,牆高兩丈四尺。常熟城的地勢為西高東低,城西北跨虞山一角,並將辛峰亭劃入城中,可作憑高據守。 常熟城設有七門。東為賓湯門,南為翼京門,西為阜成門,北為鎮江門,東南為迎春門,東北為望海門,西北為鎮山門。 常熟及周邊,也是水系發達。南通尚湖、昆承湖,北有許浦等多條水道連線長江口。 常熟還是昭文縣的治所,因此也是一城治兩縣。儘管常熟十分重要,但蘇州更是防線上重點中的重點,一切都要優先向那裡輸送。手中兵力本就匱乏的陳濟懷,能分配給常熟的就更少了。 因此常熟的守軍,僅有第八團的第三十、三十一兩營,和團直屬隊伍,以及數量尚可的炮兵部隊。總兵力不過兩千五百人上下。 這點兵力,根本無法確保外圍據點。因此當太平軍大軍開到時,商團便放棄了除虞山以外的全部外圍,主力退守城中。常熟城也隨即被太平軍包圍。 進攻常熟的,是太平軍北路軍。主將是太平天國堵王黃文金,人送綽號“黃老虎”,麾下兵力號稱十萬。只因此前在江陰一帶絆住了腳,直到八月,才來攻打常熟。 這也給了守軍比較充足的準備時間。儘管龜縮城中,兵力又不濟,但商團的物資充裕,各項城防措施也十分到位。因此太平軍剛一開始攻城,就遭到了強勁反擊。 常熟城各城門外,多有水關,作為例外之一的鎮江門就成了太平軍最初的主攻方向。 因為城上守軍火力兇猛,直接攻城並付出了重大傷亡後的太平軍,便改變策略。採用從商團槍炮射程以外掘壕的方式,向鎮江門下推進。 守軍發現這一情況後,便有針對性的進行了反擊。 商團守城的兵力雖弱,但仍備有機動兵力。他們多次組織起哨級規模的小隊,在城頭炮火的掩護下,主動出城攻擊。還從城外虞山陣地,居高臨下的發動了側擊。 這些反擊打亂了太平軍的計劃,破壞了他們的土工作業。於是他們變換了主攻方向,將爭奪重點轉到了城外的虞山。 虞山是常熟的制高點。奪取制高點,是熱兵器時代的軍事常識,商團當然會死守不退。雙方在虞山的爭奪一時膠著。虞山的陣地雖然也有部分被太平軍奪取,但包括最高處劍門等要地,始終掌握在商團手中。 因為太平軍人數優勢巨大,為分散守軍兵力,又對城池進行了四面圍攻。東郊的地勢相對開闊,利於兵力展開,因此城東的戰事也最為激烈。 常熟城東的制高點,是建於南宋時期的崇教興福寺塔,俗稱“方塔”。商團在行軍、作戰中,多用軍號和旗語傳令。高大堅固的方塔之上,也成為守軍重要的瞭望、指揮之所。 隨著塔上不時變化的旗語和號令,守軍也不斷的據此調整著射擊,持續向城外傾瀉火力,打擊攻城的太平軍。 太平軍就這樣圍攻常熟,連續超過了一個多月,傷亡逾萬,常熟依舊在堅守。直到李秀成離開東征前線,黃文金也隨之離開,太平軍的攻勢才略放緩些。 圍攻常熟的太平軍,傷亡巨大,城中的守軍消耗也不小。之所以能堅持下來,全靠戰前城中的物資儲備。從城外輸送的補給,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因為常熟城外水系稠密,太平軍的包圍也只是相對的。常熟仍可藉助水路,與外界保持一定的交通。太平軍為此也曾想盡辦法試圖阻斷,但都被商團的武裝運輸衝破。 在這些軍事行動中,商團甚至還得到了長江口中,洋人軍艦的炮火支援。這也是陳濟懷能接受的,洋人參戰的最大限度。 李秀成離開後,商團的壓力減輕了許多。蘇州尚好些,但常熟仍在太平軍的包圍之中。緩轉餘地較小,不容有失。為了改善戰場局面,略騰出手來的陳濟懷,便開始佈置對常熟的救援。 他計劃,再次派出駐崑山的第七團第二十六營,從南線攻擊圍城的太平軍。目的是削弱對方的實力,並吸引其注意力。隨後由商團第八團的第二十七營,趁機從其他方向進入常熟,增加守軍的力量。 在具體實施中,這個計劃執行得很成功。兩路商團都如期完成了各自的任務,同時擊潰了數千太平軍。常熟的壓力也因此緩解了不少。 就在陳濟懷為此有些小得意的時候,一個壞訊息緊接著傳來。原來第二十六營出擊常熟,造成了崑山的空虛。太平軍不知怎麼偵知了這個情況,一支數千人的隊伍插了過來,襲向崑山城。 崑山此時幾乎就是一座空城,零星的守軍見無法抵禦,只得棄守。好在臨撤出前,將城中堆積的彈藥、糧草等物資付之一炬,未被太平軍獲得。 訊息傳來,陳濟懷十分驚懼。崑山是蘇州和常熟的側後要地,如今丟失等於後路被斷。同時崑山也是商團的創立之地,商團的第一

《開篇激戰1860》 第18章 常熟圍城(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