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道阻且長 (第1/1頁)
琳琅歲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江地區的各項近代事業,在陳濟方等人的推動下,在短短几年內就有了很長足的發展。 實事求是的講,能夠實現這些成就,缺少不了眾多來華洋人的貢獻。無論他們是真心相助,還是受利益驅使。 然而也並不是所有來到大清的外來者,都願以平和的方式,尋求發展和貿易。 也有一些人,心懷強烈的優越感和征服感,鄙視東方人的傳統和習俗。 還有的人,來到東方只為侵略和掠奪。心中所想,只有赤裸裸的攫取各種特權、利益,甚至是土地。 內有保守勢力的頑固抵制,對外還要防範那些不懷好意的外來者,奕?、陳濟方等人,擔負的種種不易,可想而知。 而辦洋務,求發展,倡導進步,也註定會是一條蜿蜒艱難之路。 但相較而言,陳濟方還是要比奕?他們好做一些。因為與他們相比,他的閱歷和眼界是無可比擬的,革新的動機和目標也不相同。 更重要的是,他的手裡有實力已被中外認可的商團,作堅實的後盾。 實力決定一切,這是硬道理。 也正是有這樣的底氣,陳濟方才敢於如下猛藥一般,在所轄地域內,快速的推行近代化變革。 如此急切,是因為在他內心,有十分強烈的危機感。 而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此前他也未曾見聞過的事物,更能引起他的特別關注。 比如,電報。 1837年,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取得了電報的發明專利。 此後,電報技術發展迅速,很快就運用到西方的各行業。 特別是在國際外交領域,電報促使列國的外交權力集中。並且在國際談判、遠端作戰指揮、情報傳遞等方面上,展現出巨大的便捷性。 直到電話全面普及之前,電報都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訊息溝通手段。 結束閉關鎖國之後,隨著大清一步步的同世界接軌,開辦電報的問題,也很自然的被擺在面前。 其實很早的時候,西方列強就想要在大清的國土上,架設電報線路。並且為此不斷的遊說清廷。 滿清朝廷雖然也是知道,電報比傳統的驛傳更能迅捷的傳遞訊息,但卻擔心洋人對電報的壟斷,會改變原有驛站網路而造成權力旁落。 大清國內的保守勢力,更是以“破壞風水”為由,對一切在國內興建的新物件兒,都加以反對。 而膽壯氣足的陳濟方,就成為了電報領域,在大清國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早年時,當他與陳濟懷等人,西行遊歷之際,電報雖然已經被髮明出來,但他們卻無緣得見。 所以,在剛剛接觸這玩意的時候,他也是一頭霧水。 可在他詳細瞭解過之後,便迅速的意識到了電報的重要性。 雖說不會理會什麼“風水”之說,但他也同清廷一般,認為這種通訊利器決不能掌握在外人手中。 而且這麼便捷、進步的事物,是一定要辦的。 那麼如何開展呢,陳濟方採取的辦法是,引進技術,自家籌辦。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且不論其他的困難,首先要克服的,就是來自內外兩方面的阻力。 外來的阻力,出於洋人之中,那些此前想控制大清權力,獲取更多利益的人。 按照這些人的想法,應是由洋人在兩江開設和經營電報業務。因此他們對陳濟方的計劃十分不滿,紛紛上門討說。 但陳濟方的態度十分堅決,除了初期的建設可以部分外包之外,在許可權上絕不會交予外人。 洋人儘管軟磨硬泡,終也無法改變。最後只能無奈接受,再儘量多爭取些工程進項而已。 至於內部的阻力,當然是那些守舊的勢力。 對於他們,陳濟方先是曉之以理。他安排人,反覆的進行宣講、勸解,儘量說通道理,使他們轉圜。 對於那些死硬的頑固人士,那就不再客氣。 若他們並無什麼實質性的舉動,就由他們去聒噪。但倘若有人敢蓄意破壞,陳濟方也絕對會痛下重手。 就這樣,從同治六年開始,陳濟方率先開設了“江蘇電報局”。 從最初的,上海至蘇州,再至江寧的電報線路開始,漸次向江蘇全省延伸,並與海外線路連線。 後來,又相繼在安徽、江西設立了電報局。電報網路逐步覆蓋兩江三省。 陳濟方還格外重視電報的軍事用途,專門在商團內部設定了相應的機構。 隨著諸如電報之類的西洋事物,逐漸的湧入,對大清國內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儘管新事物的到來,定會引起一些不適和衝突。但有些衝突,就顯得尤為激烈和血腥。 比如,“教案”。 自19世紀60年起,隨著條約放開,西洋教士得以入大清內地自由傳教。 由此因東西方宗教、習俗差異,以及一些其他因素,引起的衝突,愈來愈烈。 頻發的教案,就是這個時代下的產物,並且常造成惡性的流血事件,甚至演化為外交衝突。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開篇激戰1860》 第53章 道阻且長(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