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章 葬禮 (第1/3頁)

千分之零點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良欽老人一九四八年生於此,昨日二零一八年六月六日也卒於此,匆匆走完七十載,悠悠不過人生路。”

“熟悉李老先生的人都知道,他生前在李家坳這一畝三分地有著極高的威望,平日裡待人和睦,做事認真。”

“公元一九九零年擔任李家坳鎮第四任鎮長,公元兩千零八年年滿六十歲正式退休。”

“在任職期間,李良欽同志奉公守法,樹立了一個優秀的人民公僕形象,為李家坳鎮帶來了發展的機會。”

“李良欽老人退休之後,也仍然熱心幫助鎮上有困難的住戶,依然作為鎮上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著每年的風俗習慣。”

“在李良欽老人的努力下,如今的李家坳鎮成為了一個風景秀麗,民風純樸,居民安居樂業的好地方。”

“作為李良欽老人的義孫,我更是倍感這位老人的慈悲、善良,李良欽老人從前有一妻一女,如今也因為李老的原因離他而去。我雖然作為外姓人,但李老待我如親生祖父,我將行子孫之禮,為李爺爺披麻戴孝七日。”

劉潮升一身麻衣白布,頭上也纏上了白色的頭巾。如他在悼詞中所言,他將為死去的李良欽守孝七日,盡到一個正牌子孫的責任。

“瞻仰遺容。”葬禮司儀也是一襲白衣,他也算半個李良欽的子孫,從小被父母拋棄的他也是被李良欽一手撫養長大。李良欽去世之前,他還在外地上學,接到劉潮升的電話之後,立馬連夜趕來,二話不說擔任了葬禮司儀一職。

原本應該細細謀劃的葬禮,由於李良欽老人的眷屬都聯絡不到,就草草開始了,2018年6月7日,李良欽去世後的第二天下午三點,葬禮舉行。

即便是時間倉促,李家坳的人們大多都趕了過來,有很多人都再偷偷抹眼淚甚至放聲痛哭起來,李良欽平日的為人和威望可見一斑。

“原來這不是個村啊,這還是個鎮子,看來我們一隻搞錯了。”柳伊依站在張正宇和丁書權之間,輕聲嘀咕道。

“現在不是關注這些的時候,嚴肅點。”張正宇難得對柳伊依露出很嚴格的表情,平日裡她都是對身邊的女孩百依百順的。

見到張正宇皺起眉頭一臉嚴肅的申請,柳伊依也安靜了下來。

參與述靈大會的一行人在蔡雪芳的安排下,都來到了李良欽老人的葬禮上,每個人的胳膊上都帶有黑紗,也儘量換上了深色的衣裝。

按照劉潮升的吩咐,丁書權昨日下午把事情都告訴了蔡雪芳,沒想到蔡雪芳聽到李良欽去世的訊息後差點暈了過去。

等蔡雪芳調整好心情後,立馬聯絡了劉潮升,商定葬禮事宜,最後定於今日下午就舉辦。

隨後蔡雪芳請求丁書權說服大家一起參加,丁書權也是想盡辦法好說歹說,才把所有人都叫來,其中有一部分人就是來蹭一頓席飯的,並不關心李良欽是何許人。

然而方七塗和幾位女生都很感興趣,追著丁書權問東問西,丁書權原本心情不好,不想理這些人,然而轉念一想,搞清這些人來此的深層次動機也有利於今後的行動。

對於李良欽生前最後的囑託和劉潮升說不出口的話,雖然感到有些無奈和惱火,但還是銘記在心。

就輕避重,就簡避繁地將有關賜拜、夜宴和如何遇到李良欽的一些事情跟他們講述了一番。丁書權也非常小心翼翼地沒有把真想和盤托出,只是以當地習俗一筆帶過。

在他的介紹中,李良欽老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負責主持歷年的習俗,至於習俗的由來和內容,卻是隻字未提。

幾人聽罷,都陷入了沉思,有的人是第一次聽到這種事情,然而對七瀨奈美而言卻並非如此。

七瀨奈美把丁書權拉到一邊,道:“你這麼說沒關係嗎,我聽說這很犯忌諱的。”

“沒事,名字可以說,內容不可論。”丁書權按照走之前劉潮升的囑託,外鄉人光說名字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關於習俗的詳細內容卻是不能多談,尤其是從李良欽那裡聽來的習俗的由來,更是不能說出一個字。

女生們很快就失去了興趣,邀請丁書權在葬禮過後一起去玉雨河岸邊釣魚野炊。

丁書權一陣詫異,問道:“我們時間那麼緊,還有功夫野炊?”

“你可能不知道,按蔡姐他們的意思,這次活動可能會搞大一些,還有一些相關人員在路上了,過幾日才能到,等他們全都考慮好了,我們才能開始。”站在客房門口的楊清漪答道。

“但是這裡遠離鬧事,也沒什麼好玩

《十日怪談》 第10章 葬禮(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