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絕境(上) (第1/2頁)
柺子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八月十四,凌晨。
單仇率領的後軍輜重糧草部隊終於是趕到,與大軍匯合,黃詬當即下令大軍開拔,前往郢州。
李勳騎著馬,穿過常常的隊伍,來到了最前方,黃詬正坐在馬上,低頭沉思。
『毛』安福依舊為前鋒大將,領騎兵兩千,先行趕往平湖縣,疏散四周百姓,三百里地,當天黃昏便能趕到。
李勳猶豫了一會兒,最後還是湊了上去。
“大將軍,在想什麼呢!”
李勳到了近前,開口打了個招呼,黃詬身邊幾名親兵頓時皺眉看向他,自家將軍正在思考問題,此人怎好冒冒失失的上前擾『亂』。
黃詬從沉思中醒來,抬頭看向李勳,淡笑道:“李判官心情好像不錯。”
眾人都是緊繃著心絃,以備即將到來的戰事,而自己卻還有心思四處閒逛,李勳以為他在嘲諷自己,尷尬的笑了笑:“還好,還好。”
黃詬的目光看向了李勳腰間的定泰寶劍,臉上突然有了一絲愕然,輕聲說道:“李判官,可否把腰上的寶劍借給在下一觀?”
“有何不可,大將軍儘管拿去。”
李勳解下腰上的寶劍,伸手遞給了黃詬。
黃詬抽出寶劍,劍刃光滑,亮眼,銀光閃閃,靠近劍柄的地方,刻有定泰.夫坵四個字。
劍刃回鞘,黃詬輕輕撫『摸』著寶劍,臉上竟是有了一絲追憶之『色』。
李勳低聲說道:“大將軍與此劍好像有些淵源。”
黃詬默默點了點頭,把劍還給了李勳,隨即嘆聲說道:“此劍曾被先皇賜予吾父鎮撫嶺南,我幼年之時,經常持此劍練武,時光匆匆,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三十多年了。”
李勳大方的說道:“若是將軍喜歡,李勳願把此劍贈予大將軍。”
“君子不奪人所好,此劍不是我黃詬所能擁有。”
黃詬搖了搖頭,沒有接受,父親當年身為先皇的重臣心腹,何等身份地位,都不曾受贈此劍,他黃詬何德何能,怎敢擁有。
李勳笑了笑,沒說什麼,看了黃詬一眼,輕聲問道:“大將軍好像對襄州防禦使劉湘頗有警惕之心。”
黃詬淡聲道:“李判官此言何意?”
李勳與範中允離別之時,範中允給的那張白紙,李勳閒暇的時候,曾經看過,上面寫著範中允對於此次郢州戰局的理解與分析,主要講了兩件事。
第一,要想保證大軍行進速度與安全,走官道大路,就必須走襄州這條線路,襄州防禦使劉湘,現年四十有三,七年前,曾是河南登州節度使,頗受皇上趙智的重用,前途無量,隨後白巾軍之『亂』爆發,劉湘領軍拒敵,卻是屢戰屢敗,最後棄守登州而逃,趙智大怒之下,免其一切官職,並要問罪嚴懲,最後得其岳父,戶部尚書,政事堂相國陳治進言說情,這才逃過一劫,白巾軍之『亂』平息後,趙智念其舊功,遷任襄州防禦使。
承平二年,戶部兩名官員貪腐瀆職,其中一人情節嚴重,髒錢以千萬計,因為是陳治的門生,僅被撤職杖責,不久便被陳治重新錄入戶部使用,官復原職,另外一名情節較輕的官員,卻被處以死刑,此事最後被御史中丞夏準捅到趙智那裡,趙智聞聽此事,勃然大怒,命人調查,得知事情屬實之後,陳治門生被殺,本人被免去所有職務,流刑安南邊地。
承平三年,劉湘兄長,工部右侍郎劉淮,被趙智派往河南道巡察,因辦事不利,被免去官職,不久抑鬱而死。
而劉湘本人在襄州兢兢業業數年,頗有政績,卻因為受到岳父與兄長的牽連,不得升官,反而被貶職,其人對朝廷定然已有怨恨之心,加之執掌襄州五年有餘,手下兵馬八千餘人,對於部隊有著極大的掌控,如今朝廷派遣大軍討伐郢州,後方糧草輜重肯定要從襄州經過,這條生命線被劉湘掌握在手中,加上此人『性』格貪婪,心胸狹小,不可不防。
第二,自趙智登基以來,便對江淮兩道極為重視,努力消除藩鎮割據之勢,從他登基前的江南六大節度使,到如今只剩下兩個,也是實力最強的兩個,其中江南節度副使,洪、江節度使趙柏安是先皇義子,對朝廷忠心耿耿,趙智一登基便讓他出鎮江南,此人手握數萬精兵,是穩定江南根本,另外一人則是嶽、鄂節度使楊烈成,平宗征伐河北大敗之後,楊烈成曾經起兵反叛,雖然最後主動退兵,但是朝廷對他已是極為忌憚,趙智更是幾次有心除掉他,卻都沒有成功,所以說,楊烈成與朝廷的關係非常微妙,這也是為什麼趙柏安主動上書請求領軍攻打郢
《混在帝國當王爺》 第三十章 絕境(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