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公社四巨頭 (第1/2頁)
量子永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東昇三人並沒有能夠見到章打結,因為自己的巡邏隊在上次戰鬥當中有接近一半的人受傷,戰鬥力不全,所以這個時候,章打結正跟在公社的領導層身邊,帶著張東昇三人的那幾個公社的人直接就找錯了方向。
當年那場席捲全球的核戰開始得突然,結束得也很快,倖存下來的美洲縱隊成員和接應他們的華人一起尋找到這個山谷並且定居下來。
最初的時候,公社實行的是書記領導制,在公社書記下面設兩個大隊長分管自各大隊的具體事務。但是因為併入新華大隊的華人群體當中有一些人對“書記”這個名稱有意見,所以慢慢改成了“政委”。
六十年的時間裡,足夠一個政體多次改變自己的行政格局了,現在的公社政體上,政委的職能已經從決定意識形態的大方向轉變成了具體的領導,而本來負責實務的兩個大隊長則分管軍事和民政。
現任政委周樹生五十歲出頭的年紀,是個一個就精明強幹的瘦老頭。公社這幾年的經濟發展主要來自於他的領導。
向陽大隊的大隊長李德盛比周樹生年紀一點,今年剛過四十歲,是公社領導人當中最年輕的一個,主要負責軍事方面的事務。他是從軍隊系統升上來的,按照公社的傳統,政委很少會由軍事幹部擔任,所以從理論上來說,李德盛的官職也就到些為止,不可能再進一步了。
而且因為公社這裡實際上是政委指揮部隊,李德盛這個大隊長只負責日常訓練和具體的作戰計劃,所以實際的權力反而還比不上負責工農業生產的新華大隊大隊長江望。
公社領導層當中年紀最大的人是公社委員會委員長段長明,也就是這四個人組成了新華公社的最高領導層。
周樹生和李德盛是最早接到警報的,從軍事系統過來的情報肯定先經過這兩個人,所以他們也是最早趕到谷口的,大概三十分鐘後,江望也趕了過來。
美洲縱隊集中了歐洲叢集的精銳,就算是普通士兵的戰術素養都相當高,雖然在核戰之後這些戰士十不存一,但是仍然保留下完整的軍事技能體系,江望趕到的時候,設定在永備工事裡的指揮部已經佈置完成了,各個方向上匯總過來的情報流水一樣送過來,然後被參謀人員標示在地圖模型上。
江望五十歲出頭,年青的時候當過一年巡邏隊長,也就是現在章打結的職務。公社實行義務兵制度,全民服兵役,所以這段經歷其實算不上什麼亮點,倒是江望後來主持工業區改造成就突出,這才坐上新華大隊大隊長的位子。
這麼多年過去之後,江望年輕時培養出來的那點軍事素養早就忘到烏克蘭去了,不過他倒是很有自知之明,趕過來也只是為了看看情況,並沒有指手畫腳的意思。
因為一直負責工農業生產,所以江望的身體其實不怎麼好,相貌也很顯老。和比他大十多歲的段長明站在一起的時候,甚至都有人覺得他才是年長的那個。
用泥土和模型搭建的三維地圖相當直觀,江望對資料又很敏感,所以很快就弄清了公社面對的敵情,發自內心地長出了一口氣,很欣慰地說道:“還好還好,你們抓緊打完,我好組織恢復生產。”
“沒那麼簡單。”周樹生和江望年紀相仿,彼此也更熟悉一些,皺眉說道:“德盛,你給老江講講。”
李德盛答應了一聲,拉著江望往角落裡走了幾步,低聲說道:“我們懷疑有人民軍的人插手。”
江望愣了一下,吃驚地看著李德盛,“為什麼?”
“因為你們搞得太大了唄。”隨著這個聲音,段長明走了進來,六十多歲在城市的富裕階級裡可能還不算太老,但是在荒原上已經算是相當大的年紀了。段長明又沒有王啟年那麼好的身體素質,所以現在連走路都需要人攙扶。
看到他走進來,李德盛和江望互相看了一眼,都覺得有些無奈,也都很有經驗地沒有接話。
周樹生倒是顯得很熱情,向段長明打了個招呼,說道:“您怎麼來了!”
“我怎麼能不來。”段長明痛心疾首地說道:“當初我就告訴你們要韜光養晦,你們就是不聽,現在人家打上門來了吧?”
江望咳了一聲,忍不住向段長明說道:“就救世軍這點人,也就是一頓炮的事,然後就可以出人抓俘虜了,正好我那邊擴大生產缺人手。”
段長明看著他,氣得身體都哆嗦了,“一頓炮火?”他伸手指著江望的鼻子說道:“你能一頓炮炸了救世軍,你能打得過人民軍嗎?”
“人民軍不是不管荒原上的事嗎?”江望自己也是
《末世刀兵》 第136章 公社四巨頭(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