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97章 有人要見你 (第1/2頁)

量子永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號城市是城市聯合體的五座主要城市當中是最年輕的,落成時間只比四號城市的衛星城早一點。據說在最初的建造計劃裡是沒有這座城市的,但是當大量難民湧入一號城市當中,擠佔了大量生存資源之後,一號城市的高層們打算給自己建造一座沒有底端人口的城市,也就是現在的三號城市。

很顯然這是一個拍腦袋的決定,因為只要還有一點理智就會明白,任何一個社會的人口結構都是金字塔形狀的,所以無論如何一定會有一個塔底存在,如果把一號城市的人口結構比做一座金字塔的話,那麼即使把它的塔尖部分挪到三號城市裡,接觸地面的那部分人口也會自然而然成了三號城市裡的底端人口。

從社會學的角度上來說,社會分工裡不會存在可以吸引絕大多數人的工作,而一座所有人都只想過自己想過生活的城市是不可能存在的。

所以高階城市的構思最終無疾而終,但是卻有了現在三號城市。

正因為三號城市很年輕,所以它才有機會吸取其它四座城市的經驗教訓,避免了很多錯誤。一個很明顯的地方就是,三號城市政府對城市的控制力度很大,在這座城市裡雖然也有各種黑暗的一面,但是並不存在完全失控的地方。

雖然這裡和其它城市一樣存在著大量貧民社群,但是除了有限幾個臭名昭著的社群之外,絕大部分的社群都很正常,就是那種治安不好也不壞,生活條件不壞也不好的那種正常。

不過至少就目前來看,這些都和吳畏沒什麼關係,因為舒爾茨並沒有讓他們住進社群裡,而是先安排在自己的地盤上。

就像張東昇說過的那樣,三號城市和其它幾座城市一樣,只有有限的實體圍牆,大多數情況下,它使用的是電子圍牆。

但是這並不等於在城市邊緣溜個彎就會莫名其妙地跑到城市外面去,事實上雖然沒有圍牆,但是城市的輪廓還是很清晰的。

一號城市三面環水,其中兩面靠河一面靠海,形成了天然的城市分界線。三號城市沒有那麼優越的地理位置——它只有一條河,還從城市中間穿了過去,同時雖然離海洋很近,但是其實它也不靠海。

所以在建造城市的時候,設計者在城市四周都修建了隔離帶,也就是近百米寬的無植被地帶。相對於耗資巨大的修牆計劃來說,每年都要清除這麼大範圍的植被雖然看起來工程量巨大,但是對於完全機械化的維護部門來說,其實消耗並不高。

吳畏臨時棲身的地方就在城市隔離帶的內側,這是一個很大的院子,裡面修了幾棟小樓,主要給舒爾茨的商隊從荒原上回來後落腳用。

也是到了這裡之後,吳畏才知道舒爾茨的身份和于靖差不多,同樣是個大號走私商,只不過他的商隊規模可比于靖大得多,在城市裡的地位也比于靖高得多。舒爾茨不需要親自帶隊離開城市,他的商隊在離開城市的時候也不需要向于靖那樣專程打點看門士兵。

事實上舒爾茨在三號城市裡更像是守門部隊的老闆——這裡看守出入通道的部隊有兩個收入來源,一個是政府按時發的薪水,另一個就是像舒爾茨這樣的大老闆給的獎金。薪水可以保證守門部隊士兵們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能不能過得好一點,就得指望獎金的多寡了。

這才是阿飛並沒有特別指明吳畏應該在哪個入口聯絡舒爾茨的原因,阿飛已經離開三號城市很多年了,她也不知道哪個入口計程車兵跟舒爾茨關係更密切,而且她也不需要知道這一點,任何一個入口計程車兵都知道舒爾茨。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那些士兵聽到吳畏說要見舒爾茨的時候反應才會那麼奇怪。

舒爾茨既然是大商人,自己商隊自然也有一些小商隊沒有的規矩,其中之一就是隔離檢疫。從荒原上歸來的商隊都要在指定的地方隔離一段時間,一面把荒原上的某些惡性疾病帶進城市裡。這些靠近隔離區的大院子就是用來做這項工作的,同時也用來清點商隊運回來的物資。

時值深秋,正是商隊歸來的時候,所以吳畏棲身的大院裡很熱鬧,至少有兩支商隊的成員在這裡落腳,幾百個人每天無所事事地在院子裡閒逛,除了吹牛打屁也沒什麼可乾的,倒是很方便吳畏他們打聽情報。

張東昇在三號城市裡生活的時候,就知道一些關於舒爾茨的事,不過舒爾茨專做貿易,雖然在城市裡地位不低,和那時的張東昇並沒有什麼交集,張東昇對這個老男人知道得也不多。

舒爾茨花了一週的時間給五個人弄到了全套的身份檔案,當然五個人也付出了不菲的代價。好在舒爾茨用很公道的價格把

《末世刀兵》 第197章 有人要見你(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