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1章 只為清名 (第1/2頁)

韭菜東南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是陳新甲跨步而出,朗聲道:“陛下,臣有本。”

崇禎點頭。

“京營乃是天子親軍,歷來總督的人選都是陛下乾綱獨斷,外臣不得干預,剛剛吵擾之臣,皆是無知,此其一;其二,太子英明神武,有成祖文皇帝之風,除太子外,滿朝文武,再無一人能清除京營之積弊,臣昨日隨太子在城外校閱,對這一點深有體會;其三,成國公定國公執掌京營多年,對京營情勢最是瞭解,兩位國公舉薦太子,必是深思熟慮的結果;其四,我大明開國以來,雖然沒有太子京營撫軍的前例,但卻也沒有不許太子撫軍京營的規矩,無規矩,則可行,因此臣以為,太子到京營撫軍,沒什麼不妥當的!”

朝堂一下就靜寂了下來。

陳新甲說的句句在理,那些懆懆的言官一時還真想不出反駁的論據。

朱慈烺暗暗鬆口氣,陳新甲真是一把好槍,看來在這朝堂之上,還是少不了他。

崇禎臉上露出了笑,他最滿意的就是陳新甲那句“乾綱獨斷”。

在這朝堂上,他乾綱獨斷的機會太少,總是被群臣左右,又或者被名聲左右,有太多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最後都浪費掉了。

“臣附議!太子到京營撫軍,最是恰當!”

一名緋袍大臣越眾而出,大聲贊同。

陳新甲剛才說:沒什麼不妥當,他卻說最是恰當,明顯是更加贊同啊。

朱慈烺有點小激動,心想這位贊同我的大哥是誰啊?我要給他升官!循著聲音看過去,不禁微微笑了。

原來是兵部右侍郎吳甡。

也難怪,滿朝文武,也就他有點見識了。

見吳牲跳出來贊成太子,方士亮臉色漲紅,狠狠瞪了吳牲一眼。

吳牲也是東林黨,這一次能擔任兵部右侍郎,還是東林黨上下活動的結果呢,想不到吳牲卻胳膊肘子往外扭,在朝廷上公開跟他們這些東林黨做對。

“京營糜爛,非用霹靂手段不可,滿朝文官,唯太子可擔此重任!”吳甡聲音洪亮。

“臣附議!”又有官員站了出來,贊同太子撫軍京營。

朱慈烺一一記下他們的名字,這些官員都是腦筋清楚,沒有被黨爭和清名衝暈頭腦的人,未來都可以用上一用。當然了,也有可能是拍他的馬屁,但顧不得了,拍馬屁總比事事和他作對的言官強。

內閣四臣裡的陳演、謝升、魏照乘相互看了一眼,三人都沒有說話,他們都是老油子,對京營之事,歷來都是敬而遠之,何況還關係到太子,皇上又明顯是默許了,他們就更是要緊閉嘴唇,明哲保身了。

至於首輔周延儒,則一直表情淡淡,眼神更是平靜無波,就好像朝堂上的所有議論,都給他沒有關係一樣。

“傳旨,太子京營撫軍,統領京營連同上直二十六衛所有將士!”

崇禎緩緩道。

“兒臣遵旨!”

朱慈烺趕緊從几案後轉出來,在階前拜倒,對崇禎叩首在地。雖然已經準備很久,但他還是微微有點激動,京營連同二十六衛,等於京師所有將兵都在他的統領之下了。

事情已經定了,但不想到這種時候,居然還有人提出反對。

“臣反對!”

朱慈烺還跪在地上呢,這時不得不轉頭看。

這個人他認識。

兵科給事中光時亨。

穿越到這個時代後,那些在京的,比較有名的忠臣和姦臣,他都請田守信畫了像,並且找機會路過,一一都認識了。

崇禎十七年,崇禎想要“君王死社稷,而奉太子南遷”的時候,就是這位兵科給事中光時亨,跳出來說了一句名言:“將欲為唐肅宗靈武故事乎?”他把太子比作當年自立為帝的唐肅宗,將崇禎比作唐玄宗,而提議太子南遷的官員則是心懷鬼胎,想要架空崇禎皇帝,奉太子到南京去登基,此言一出,誰還敢再堅持奉太子南遷?於是,南遷一事遂破局,大明朝失去了最後一絲可能會延續國祚的機會。

“陛下命太子撫軍京營,就不怕唐太宗玄武門故事乎?”

光時亨大聲道。

果然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此言一言,滿朝文武都變了顏色。

玄武門之變時,唐太宗李世民控制了軍隊和皇宮,殺了建成和元吉,使唐高祖成了空頭皇帝,最後不得不禪位。光時亨此言,就是把朱慈烺比作李世民,認為朱慈烺控制京營兵權之後,崇禎皇位就有被架空的危險。

“二愣子!

《崇禎十五年》 第31章 只為清名(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