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章 周瑜蔣幹入轂中 (第1/2頁)

天魚一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胡說,那麼深的地下,你怎麼知道?”馮冪發現連周瑜和蔣幹都不知道,估計袁耀說的肯定不靠譜。

“因為在中原之外,有很多地方有活火山經常噴發,人們看到地下噴出的岩漿冷卻後變成了岩石。我華夏中原雖然很少有活火山,但也到處有溫泉,而溫泉的形成,就是地下水源靠近地熱或岩漿層受熱而成。”(先秦稱溫泉為“湯”,漢代已叫“溫泉”)

周瑜和蔣幹越發聽得目瞪口呆,這些知識他們過去聞所未聞。

“大別山中確有多處溫泉,大家都不知道它是怎麼形成,各種猜測都有,大多荒誕不經。張子平(張衡)先生為驪山溫泉做《溫泉賦》,也不知它的來歷。袁公子的解釋算是一家之言,不過,這個解釋聽起來似乎更加合理。”周瑜說道。

“確實是有道理,如果地下不是熱的,那溫泉的熱水從哪裡來。”蔣幹道,“袁公子跟誰學到這些學問?”

袁耀挺挺胸膛傲嬌說道:“耀四歲啟蒙,六歲讀書。遍覽天下奇書,見過無數奇人,這才學會這點剖析地質,勘查礦物的本領。”

“又吹牛,我看是蒙的吧。”馮冪見到袁耀又在自吹自擂,說道,“這點點鐵礦,就算知道這裡有,怎麼開發利用。”

蔣幹說道:“是啊,太少了吧,這點礦砂,一個礦工一天能淘選多少?”

周瑜問道:“袁公子,你既然能看出這裡有鐵礦,能否估算鐵礦砂的含量有多少?”

“我估計鐵礦砂含量百分之八到十之間,礦砂品位百分之七十左右。”

蔣幹道:“也就是說,一百斤沙子,只能選出九斤左右的鐵礦砂,只能煉出大約六斤鐵。”

周瑜道:“這個含量確實不高,一個工人一天撿不到兩斤礦砂。如果在正常年份,鐵價每斤二十錢,這片礦床開採價值確實不大。”

袁耀道:“公瑾說的沒錯。”

在二十一世紀,源於大別山的多處河灘鐵礦床都沒有開發,就因為這些礦床礦砂含量太低,不划算。

周瑜又道:“但是如今亂世時節,鐵價每斤八十到一百錢,有的地方甚至更高,開採的價值就很大了。”

蔣幹頗為惋惜地說道:“自中平元年黃巾之亂至今,鐵價一直很貴,這片礦床都有開採的價值,公瑾真是錯過良機啊。”

“現在開發也不算太晚。”周瑜道,“只是,不知道這片礦床的礦砂儲量,能夠開採多久。”

袁耀望著上游十多公里外的大別山說道:“上游水流較急,到中游水流放緩,礦砂得以沉澱。所以這條河中游河段大約五十里內都是礦帶,鐵礦砂儲量估計七八百萬噸。”

“噸?”眾人第一次聽到這個量詞。

“哦,我在研究礦物的時候,經常涉及到巨量的礦石數字,如果用斤計算,數目相當龐大。所以我用一個新的單位叫噸,一噸等於四千斤。”(漢代一斤約250克,等於今天半斤)

蔣幹很快換算出漢制儲量和可開採年限:“七八百萬噸就是三百億斤左右,去掉損耗,可採兩百億斤。按一千工人年採五十萬斤算,可開採四萬年。哇,真是取之不盡啊。”

周瑜也算了算成本和效益,說道:“五十萬斤礦砂可產三十五萬斤鐵,如果按照正產年份鐵價每斤二十錢,確實不夠一千工人的工錢。但是如今戰亂時節,廬江鐵價七八十錢,按此價格,年賺不下一千萬錢,果然是個巨大寶藏。”

很多富商花幾代人時間積攢到千萬家產,這處鐵礦一年就有千萬收益,簡直是天上掉下金餅,蔣幹興奮地讚道:“袁公子果然是神人!”

袁耀擺擺手裝逼笑道:“這不算什麼,雕蟲小技而已,我以後還有更神奇的東西,包括教小姐姐騎馬。”

馮冪本來也覺得袁曜發現鐵礦有些神奇了,可一聽袁耀絲毫不懂謙遜,小嘴一撇說道:“哼,我才不信。”

當然,周瑜沒有開發過鐵礦,估算不會那麼準確。實際上如果採用傳統方法冶鐵,除了採礦之外,還有大量人力用在伐木、燒炭、冶煉、運輸、澆築等等,一千工人賺一千萬是不太可能,但是淨賺四五百萬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大家繼續喝茶聊天,打魚燒烤,周瑜派人到數十里範圍內取樣河沙檢驗,果然如袁耀所說,全都含有鐵礦砂。

周瑜是這個時代絕頂聰明的人,所學過目不忘,凡事經手則熟,本身何等自負。然而,原本以為不學無術的袁耀,只看一眼亭子地基的一堆石頭,就能透過石頭分析出整個大別山水系都有鐵礦砂,這樣的本事,超

《三國礦業大王》 第14章 周瑜蔣幹入轂中(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