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5章 剋扣冬糧 (第1/2頁)

唐曉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國古代有一個很重要的制度叫做漕運制度,漕運在唐代以前的規模很小,南北朝時期基本是停滯的,進入盛唐之前,被後世罵成狗的暴君楊廣興修河道,為盛唐的漕運打下了基礎。

但是漕運真正發展起來,並且系統化是在宋朝。

漕運對宋的重要程度,就如同後世各大公路、高鐵網一般,是國家級戰略部署。

沒了漕運,東京城不可能有一百多萬人口,即便有,也要餓死一半。

宋朝有專門監管漕運的部門,最大的部門自然是周朝的三司衙門,統管並規劃全國的漕運,再設轉運司和發運司,這兩個角色統一向三司衙門彙報,也就是向趙桓的財務大臣周朝彙報。

轉運司負責籌備糧食,發運司負責運貨,因為古代道路破舊,陸運受限,所以運往京畿的糧食大部分來自於漕運,也就是水運。

東京城有四大漕運系統,皆為東京城服務:陝西路的糧食由黃河道一路東進,進入汴河,江南的糧食由江南入淮水,經汴水入京,中原以及江陵地帶的糧食主要是由蔡河進入汴河入京,京東路齊魯之地的糧食主要經五丈河達京。

東京之繁華,可以說是集天下之糧,即便如此,東京糧價卻已經高到離譜的地步,足以證明北宋末年的經濟基本已經壞死,朝廷無力掌控經濟。

而事實上,作為三司衙門的老大,周朝在前些天就發現江南運來的糧食少了五萬石,並且立刻派人去責問了,但得到下面的回應竟然是今年夏天江南大雨,田地受災欠收。

周朝當即咆哮:這種弱智的理由騙鬼去吧!

眼看現在已經九月底,天氣一天天轉涼,正是豐收的季節,也正是要運冬糧到東京來的時候。

此時的東京城糧價本來就已經高到離譜,江南再這麼一搞,若是此事傳了出去,必然會引起商人故意屯糧抬價。

皇帝前一段時間還因為糧價的事情大發脾氣,若這個節骨眼糧價再漲,他這個三司使就可以掉腦袋了。

眼看這事包不住,周朝立刻進宮,將此事稟明瞭皇帝。

而此時,唐睿正帶著錢喻來到當朝太宰徐處仁的府邸,唐睿來的太突然,徐處仁本來是不見的,但又聽說唐睿是帶了錢家的人一起來的。

徐處仁一聽是錢家的人來了,當即見了這位參知政事的兒子。

此時的徐處仁還在家裡優哉遊哉,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之所以願意見錢家的人,是因為這個節骨眼上,朝廷天眼已經瞥向富庶東南,相公們對東南的那個錢家都很上心,尤其是徐處仁,這些天除了各種政務以外,想的最多的就是該怎麼在南方推行新政了。

作為太宰,他自然是要憂天子之所憂的,不然到時候天子問起來,他回答不了,那就真是扯到蛋了。

徐處仁收拾了一下,剛出來,唐睿和錢穆同時站起來行禮:“見過徐相公。”

待問候之後,唐睿立刻將來意說了一遍,連同今日發生的事情也說了一遍。

徐處仁的臉色立刻就變了,臥槽!真是捅破了天的大事啊!老夫稍微不留神,錢家就直接跑到東京城來作死了,還連帶了一幫兩府大臣作死!

錢穆道:“徐相公,錢喻言行並非老太爺之意,也非家主之意,老太爺絕無對抗朝廷之心,皆為他人慫恿。”

“你此話怎講?”

錢穆便將當今的南方局勢與徐處仁說了一遍,聽完後,徐處仁更覺得頭疼。

南方對新政有極大的抵抗,這早在他的預料之內,但沒想到居然如此嚴重,幾乎所有的大家族大勢力全部團結了起來,他們劇烈反對新政中的賦稅和商稅法,看架勢是要跟朝廷對抗到底。

錢喻這種蠢貨能被派到東京城作死,也足以證明如今的錢家是多麼不穩定,居然能被人滲透進去,影響到派往東京城的人選,一旦錢家與朝廷徹底對立,錢家必然被清洗,東南的商業將會受到重創。

徐處仁的眉頭擰起來,這真是一個頭疼的問題,以當今天子的脾氣,必然又要調派軍隊了。

南方是很少經歷戰事的,從南北朝開始,大型的戰場也都集中在北方中原地區,即便是安史之亂,最主要的戰場也還是中原,五代倒是受過波及,但東南卻是儲存下來。

南方富庶,從每年的財稅上就能看出來,大宋財稅的三分之二來自南方,當今的大型城市,南方佔了三分之二。

若是南方大戰,必然波及整個大宋。

不行,絕對不能讓南方起了戰事,徐處仁嘆了口氣: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第145章 剋扣冬糧(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