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頁)
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譁變的官兵根本不聽,裹脅了姚令言就往裡衝。
德宗皇帝也大吃一驚,趕忙派宦官宣詔,官兵每人賜帛兩匹。將士們更加憤怒,殺了宦官繼續前進。陛下趕緊又派人拉了二十車帛去,城門卻已攻破。潮水般湧進大街小巷的叛軍高喊:百姓不要驚慌,我們只搶皇帝,不搶你家!
皇帝只好倉皇出逃。'15'
這是繼玄宗和代宗之後第三位流亡天子,趕來護駕的就是前面說過的神策軍。叛亂了的平叛部隊在長安擁立了一個退居二線的節度使為皇帝,先稱秦,後稱漢,流亡在外的德宗則只好下詔赦免那五個稱王的藩鎮。不過,願意領情的卻只有三個,另外兩人一個繼續南攻,一個自稱楚帝。
德宗只好再逃。
幸運的是,這些叛軍都不能叫團隊,只能叫團伙,叛亂的同時還要內訌。比如李希烈就是被部下所殺,繼位的部下則再被部下殺掉。這兩個先後謀殺了主帥的部下,也都被唐政府任命為節度使。畢竟,長安已無能力駕馭他們,帝國反倒要仰仗各路藩鎮,才不至於亡於外敵和內亂。'16'
虛弱的大唐,只能姑息養奸。
因此,本次內亂平定後,藩鎮的力量更強大了。德宗之孫憲宗繼位時,全國藩鎮共計四十八處,不向中央申報戶口的十五鎮,每年上繳財稅的僅八鎮,可謂尾大不掉。'17'
這才有了憲宗的削藩,包括呼叫十六鎮兵力,用三年的時間平定淮西。經過如此這般不懈努力,到元和十四年(819)的春天,全國的藩鎮至少在名義上都服從了中央。可惜這位能幹的皇帝在後期也變得荒唐,終於被宦官所殺。
大唐帝國失去了最後一次機會。
此後的八十多年,就基本上是朝廷宦官亂政,外地藩鎮割據。於是我們不禁要問:天下變成這副樣子,難道就沒有人為國分憂?朝中那些大臣,又在幹些什麼?
'10'本段及下頁表均據《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天寶元年正月條。
'11'見《新唐書·兵志》。
'12'以上請參看傅樂成《中國通史》,杜維運《中國通史》。
'13'見兩《唐書》之李希烈傳,《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七建中三年十一月條、十二月條。
'14'見兩《唐書》之顏真卿傳,《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八建中四年正月條。
'15'以上見《舊唐書·姚令言傳》,《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八建中四年十月條。姚令言所率兵力,《舊唐書》稱為五萬,今從《資治通鑑考異》定為五千。
'16'顧炎武《日知錄·政事·藩鎮》即稱:世言唐亡於藩鎮,而中葉以降,其不遂並於吐蕃、回紇,滅於黃巢者,未必非藩鎮之力。
'17'見《舊唐書·憲宗本紀上》。
朝臣內訌
藩鎮割據的同時,朝臣們在窩裡鬥。
鬥爭是激烈的。從憲宗到宣宗的半個世紀中,除少數潔身自好或人微言輕者外,朝臣涇渭般地分為兩大派系(當時的說法叫朋黨),各自拉幫結夥,彼此互不相讓。如果牽涉到人事安排,更不惜在御前會議上臉紅脖子粗。
比如開成三年(838)正月的某日。
本次會議討論的,是一位被貶官員的工作安排。這時的皇帝是文宗。由於反抗宦官亂政失敗,他實際上已成為模範監獄中的體面囚徒,因此一開始就按照某派系與宦官達成的共識提出:某某貶到外地好幾年了,給個官位吧!'18'
另一派系的宰相鄭覃(讀如談)立即亮出紅牌:陛下可憐他,就讓他移動幾百裡。如果要提拔,臣申請讓位!
鄭覃的同夥也說:那傢伙專搞派系,是小人。
對立面則說:做事要公道,不能講個人好惡!
文宗也說:給個刺史還是可以的。
鄭覃卻說:頂多讓他做洪州司馬。
洪州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距離長安三千里,而且那人原本就是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的司馬。衡州司馬調任洪州司馬,只不過從中州調到了大州,保他的人當然不幹。於是兩派在皇帝面前吵成一鍋粥,互相攻擊,不可開交。
退朝後,文宗問身邊人:宰相這樣,像話嗎?
身邊人說:是不像話,但鄭覃他們也是一片忠心。'19'
文宗沒有再說什麼,也無話可說。他早已領教了兩派的勢同水火和意氣用事,以及自己的無能為力,因此曾經不無感慨地說:消滅朝中派系,比消滅河北叛賊還難。
《易中天中華史卷十六:安史之亂》 第1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