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9部分 (第1/4頁)

精靈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奇蹟終於出現了。一盞汽燈照亮了三個漢白玉寶座(供案)。寶座並排面東放置,中央一個較大,顯然是皇帝的靈座,兩邊較小,是為皇后之靈位準備的。中央寶座的靠背雕四個龍頭,伸向兩端。靠背後又雕一條紋龍,作戲珠狀。四周俱浮雕雲紋,大有騰雲駕霧之勢。兩側的寶座踏板前放置“五供”,中央為黃琉璃花瓶。五供前有一口巨大的青花龍缸,缸內貯油質,油麵有銅製圓瓢子一個,瓢子中有一根燈芯,芯端有燒過的痕跡,這便是史書上所說的“長明燈”——萬年燈。根據痕跡判斷,長明燈在安葬時是點燃的,當玄宮封閉後,因氧氣缺乏,才漸漸熄滅。油質表面一層已經凝固,後經鑑定,長明燈為芝麻香油製成。這口青龍花缸、不但是定陵出土文物中的珍品,同時也是中國青花瓷器中的罕見之作。缸的高度和口徑均為0.7米,外部刻有“大明嘉靖年制”的題款,頸和底部有蓮瓣紋飾,中部繪有云龍紋,雲似飄移流動,龍如初入蒼穹,二龍一前一後,騰雲駕霧,直衝天宇,一種栩栩如生的動感,使整個器物充滿神韻。

明代瓷器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最負盛名,其中尤以白地藍花的瓷器為精,世稱‘青花瓷”。景德鎮是明代燒製瓷器的中心,為供朝廷使用,專門設立了為皇室生產瓷器的“御窯廠”。由朝廷委派專職官員監工督造,並駐有軍隊看守,設有牢房和刑具,對違反規制的工匠,予以懲治。

據文獻載,巨型龍缸的製作過程,技術複雜,燒製困難,每窯每年只能燒製三隻以下,且成品率極低。為滿足宮廷的需要,在御窯廠內專設龍缸窯32座,專門掌握燒造龍缸技術的工匠叫“龍缸匠”,另外還有敲青匠、畫匠和各種伕役。倘火候不當就要裂口,青土缺乏同樣制不成功。史籍中有這樣一段記載:陸定新,因父母早喪,家境貧寒,只得到窯上學藝。他性情剛直勇猛,而待人寬厚仁慈。嘉靖皇帝需要龍缸,派太監潘相到御窯廠督造。因龍缸不易燒製,工匠無人敢接掌管窯火的差事。陸定新毅然承擔其責。但經多次燒製,沒有一個成品。太監潘相大怒,下令重責窯民,然而龍缸依然燒製不出。潘相又下令對工匠窯民進行斷糧和毆打。幾天之內便有五人相繼死去,眼看同伴受此苦役之累,陸定新遂於夜間面對熊熊烈火,奮身跳入窯中。翌日開窯,龍缸竟成。眾人無不淚下, 收其遺骸葬於鳳凰山下。窯民感其英烈,在窯廠旁建祠一座,以示緬懷和紀念。

這段記載不免帶有傳奇色彩,但明代為燒製龍缸,確有用女子祭窯的事件。龍缸燒成後,工匠往往逃脫不掉被處死的下場。

嘉靖年間,對於青花瓷器的燒造,已達到登峰造極之境地。青花的釉料來自南洋的“蘇泥索青”。這是一種十分貴重的原料,用它燒瓷,顏色鮮美,獨具神韻,無可與之匹敵。嘉靖四十一年,一督工大臣令工匠燒出12口青花瓷缸後,欲返京領賞。臨行前,擺下酒宴,請掌管燒製火候的工匠來飲。席間,這位督工大臣問工匠:“匠師燒製青花瓷器,藝高技絕,勞苦功高。我走後,若朝廷另派他人督工,是否還能燒出更好的瓷器?”工匠不解其意,回答道:“藝無止境。”督工大臣聽罷,暗派人在工匠杯中施放毒藥,將其毒死。自此,景德鎮再也燒不出精美的青花龍缸,萬曆隨葬的青花龍缸,也只好用他祖父嘉靖年間製造的了。這個記載同樣具有傳奇性質,史學家研究得出結論,自嘉靖以後,南洋的“蘇泥索青”漸已絕跡,因此,所燒製的瓷器當然無法與前相比了。

發掘人員在發現寶座和長明燈的同時,又在北壁和南壁上,分別發現兩道券門。券門不出簷,無任何裝飾,裡邊各有一座石門,青石做成,無鋪首和門釘。券門上橫以銅管扇,穿以門軸,形式雖同前殿中殿之門,但尺寸卻小得多,僅高2.2米,寬0.9米,門內側同樣用自來石頂住。發掘人員用“拐釘鑰匙”開啟左邊石門,沿券道而進,迷茫的霧氣中出現了一座巨大的棺床。棺床除中間有一孔穴,裡邊填滿黃土外,四周空空蕩蕩,一無所有。白萬玉突然喊了聲:“完了!”

眾人大驚,忙湊上來望著老人灰暗的臉問道:“怎麼完了?”

“棺槨被盜了。”白老解釋道:“這裡邊一定有秘道通向外面。”

眾人更加緊張起來,挑著汽燈,打著手電,圍繞著左殿的四周尋找起來。

果然不出白老所料,在左殿的西部找到了一個小型石券洞和石門。石門呈向內開放型,被自來石頂住。如果真的被盜,盜墓者可能就是沿這條密道進入的。“快把自來石搬開。”白萬玉喊著,幾個小夥子把自來石取出,石門被嘎然拉開。

《風雪定陵》 第2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