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2部分 (第1/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作家托爾斯泰說:〃聰明人的特點有三:一是勸人做的事自己去做,二是決不做違背自然的事,三是容忍周圍人的弱點。〃

【漫談】人們能夠享有多少公民自由,這要看他們對自己的慾望在道德上能有多少約束,要看他們對正義的熱愛比他們的貪婪高出多少,要看他們的明智與清醒的理解比他們的虛榮和傲慢超出多少。

【漫談】哲學家洛克說,自由是依靠公民們認識到追求真幸福的必要以及能制馭其熾情。這個意見是他從自己的以下學說推出來的:公私利益固然在短時期內未必一致,長遠下去是合一的。假若有一個社會,一律是由既虔誠又有遠慮的公民組成的,那麼給他們以自由,他們就會按促進公益的方式行動。那樣,就不必要有約束他們的人間法律,因為神律已經夠了。一個歷來善良而現在動邪念的人,會對自己說:〃我也許逃得過人間法官,但是我在天曹法官的手裡難逃懲罰。〃因此他會放棄邪念,去過善良的生活。所以,在遠慮和虔誠普遍存在的情況下,法的自由才可能完全實現;在其它場合,缺少不了刑法加給人的約束。

老子的治國方略是:“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使之“見素抱樸”,讓人保持其淳樸的天性,以致貪慾妄為的“熾情”無有滋生的土壤,從而達到長治久安。

孔子的治國方略是:在人的淳樸天性已潰敗的情況下,用仁義禮智逐步來“制馭其熾情”,並用其作為洛克所謂的“神律”來達到國泰民安。

所以,孔子治理國家,提倡仁義禮智,此乃是在社會已遭腐敗之後的無奈之舉,是用其為跳板以致於道。故而孔子說:“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謂:“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媵殘去殺矣。”“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意譯



 道從不超越規律任意施為,萬物卻能順應自然各得其所。

 王侯若能格守虛靜恬淡,不貪為妄施,人民將自我進化。

 人民自我進化時如有人貪慾萌動,我就用淳樸之道來鎮服。

 用淳樸之道鎮服後,上下即同乎無所貪慾。

 上下同無貪慾,共處於恬淡虛靜,天下就會自然安定。

 原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有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是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註釋】上德:最好的品德。此指遵循道而行的統治者。不德:不固執於主觀意願,無施恩於物的想法。下德:次一等的品德。此指具有次一等品德沒有體悟道的統治者。不失德:固執己見,不能拋開自我主觀意識。

道有智則惑,德有心則險,心有目則眩。上德之人,惟道是用。而至道不損,至德不益。四時行,百物生,天地之德可謂至大,然而天不以為德,物亦不知其德。古聖王所以成德佈施,皆不外是則天而行之。其所作所為,總是遵循客觀規律,從不盲從自我主觀願望,從不憑感情、意氣用事。故此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者不能體悟大道,總是執著於事物的表面現象,欲立善以治物,務施德以治民,但他的這些意識、思想、觀念,卻來源於現象世界,常常具有侷限性和主觀片面性。而又欲使民歌功頌德,此乃是利用之術,交易之道,並非真德。其殊類分析,刑名執之。雖似有益處,但卻損害了人性自然之樸,以至流弊層出。所以說下德不失德,可謂是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註釋】無為:無所為。 無以為:無有主觀任意之為。為之:貪施尚為。有以為:為了實現個人功利而作為。

治世應以大德,不以小惠。為政以德,則本仁以育

《老子道德經(分類詮釋)》 第3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