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古都西安篇·華清宮 (第1/1頁)
一隻悄悄勤快的小拖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已經到了兵馬俑附近,自然不會錯過華清宮。 沒了解之前,林書對於華清池的認知還停留在大池子上,心裡還想著就一個泡澡池子那麼大老遠的趕過來看有什麼可看的呢? 到後來瞭解到了真相,只能自嘲自嘲當年懵懂無知的自己,得虧沒有和人討論過這個問題,不然真是一輩子的黑歷史。 “華清宮也叫做華清池,是許多皇帝遊幸的別宮,地理位置自然不用多言,背山臨渭,倚山川脈勢而建,壯麗宏大,宮宇樓臺遍佈驪山上下。”只不過,由於某些老祖宗的名聲過於大,導致華清池成為專屬地點,“華清宮可是見證了許多歷史故事,烽火戲諸侯、唐明皇和楊貴妃都有它的出場,但架不住玄宗的名聲實在是太壯闊,導致很多人對於華清池的印象都停留在兩人戲水上面。” 丟臉啊。 李世民一聽到他那後輩的名字就知道肯定不會有好事,果不其然。 李隆基臉色也沒好到哪裡去,他想到的是,居然連他和後宮之人嬉戲的隱秘之所都要拿出來參觀,叫他有種後宮大門敞開被人議論直視的不悅。 簡單來說,就是私人空間被人侵犯了。 但他管得了天管得了地也管不了千年後的世界,只能看著天幕上大批大批的人在那樂呵呵的參觀,現在還要加上他們大唐的所有人,有心想要他們全部閉上眼睛,可目前他還在考察期,顯然不能發出如此昏聵的旨意。 “我們西安來芙蓉園看看,其實也才開放十幾年時間,標準的唐風唐韻,增添了咱們貴妃和唐玄宗的長生殿、七夕誓盟、溫泉神女亭等十多處的新景觀。”真架不住把這裡當成李隆基和楊玉環的專場,瞧瞧這景觀,參觀下來就記得兩個人了。 聽的人都疑惑了,後世對於這兩人到底是什麼態度? 若是真的不恥,幹嘛還花大力氣、大價錢來建這些東西呢? 興建土木若不是看重,哪裡會動工呢? 林書只能說,看個人的解讀嘛,而且兩人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景點旅遊不怕有爭議就怕無人問津、紅黑俱滅。 “只能說確實是重點專案,後來又建設了一批,主要是以溫泉沐浴休閒為主,一大堆的仿唐建築,仿唐式沐浴長湯十六所、、仿唐茶道、仿唐式娛樂區。”然後話鋒一轉,“可惜現在還沒得玩,還沒建好。” 一群人還在那期待,然後就聽到這麼個‘噩耗’。 沒得玩得東西天幕你在那給他們介紹什麼?現在倒好,心裡一個勁的惦記著。 大唐士族家中有溫泉的,突然來了興致,想著倒是可以約上閨中密友去泡泡溫泉,享受享受。 緊挨著芙蓉區就是九龍湖,一個湖還分為上下兩個湖。 這話說的就很彆扭。 可到實地看一眼就能明白,中間有長堤東西橫貫,一分為二,晨旭亭和晚霞亭相互對應,相映成趣。 南岸有一個龍吟榭,龍吟榭下有個大龍頭,泉水常年不絕,長堤也就是九龍橋上有八條龍吐水,正好和龍吟榭合稱九龍。 大龍頭對於各朝各代的吸引還是很大的,他們看得很樂呵,恨不得天幕湊上去給他們把紋理都看得一清二楚才好。 九龍湖周圍並不是光禿禿的,沿著南岸和東岸就是一長排的仿唐朝宮殿,沉香殿、飛霜殿、宜春殿等宮殿都是以紅色為基礎色調,配合上周圍的青松翠柏,紅綠色就是最相配的。 “唐玄宗和楊貴妃視華清宮為第二宮殿,簡單來說就是這邊條件好,喜歡到這裡面吃喝玩樂。” 這倒不是重點,因為許多皇宮不知道修建的時候出了什麼問題,反正不是夏天就是秋天得找個行宮住,紫禁城不就是常年得避暑嘛,唐玄宗冬天到華清宮也很合理。 “每年十月到年底,唐玄宗就帶著楊貴妃到華清宮來泡溫泉,飛霜殿就是他們常住的愛寢。據說啊,冬日裡飛雪漫天,而華清宮有地下溫泉,地表的溫度較高,化雪為霜,所以才有飛霜殿的名字。” 說來說去,還是玄宗帶著兒媳婦來泡溫泉嘛。 林書對這個簡單又一針見血帶著些許老實人惡毒的概括都無言以對。 論嘴毒,你們還好意思說我? “等到了晚上才是視覺盛宴,夜幕降臨時,各種景觀燈和彩燈圍繞著巨大的水上舞臺,全新概念呃電腦特效配合演出,營造唐玄宗和楊貴妃兩人的愛情世界。拋開這愛情是真是假不說,但表演確實精彩,價格比其它門票高出許多,但物有所值,畢竟無論到哪裡看演出,都是幾百起價,這個沒得說。” 什麼,居然還有演出? 幾百的票價?幾百斤糧食就來看他們兩個的表演? 自從跟著天幕逛了一回超市,他們對於各種價格的換算已經自動用大米來計算。 想到如果花幾百斤糧食來看一場皇帝和貴妃的表演他們也不樂意,別說是後世扮演,就是兩人直接親自上陣他們也不買賬。 林書還能說什麼呢?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給老祖宗直播墳頭變景點》 第399章 古都西安篇·華清宮(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