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章 京大 (第1/3頁)

快樂思嫻哥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九三零年春,日本,京都大學校園內。

京都大學,簡稱“京大”。建立於一八七七年的“明治維新時期”。是由當時的開成私立男子學校和英國人建立的醫學院合併而成。

其中醫學部是當時很強的,具有當時世界上很高的水準,後來設立了法學部、理學、文學等四個專業。

甲午戰爭以後,隨著外來留學人員的增加,開設了大學預備學院。

是目前亞洲最早的模仿西方學制的大學之一,也是當時日本的第一所國立的綜合性大學。

而作為在“明治維新”後日本全面西化的成果,京大在當時的日本社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這個學校的一角的花園中,常冬青在正坐在池塘的亭子中,看著手中母親寄給自己的家書。

:冬青吾兒,萬般可好?你在外,勿念其我。令此信不為別事,只因上月捎去家中信壹封,我已經收到。人在外邊莫要爭強鬥氣,在家千般好,出門萬事難。千萬要保重身體。你舅舅現在出息了,在政府裡面謀了個差事,對我多有照顧。自己不要捨不得花錢,你父親現在也補貼我家用不少,說是讓我寄給你……

放下手中的書信,常冬青苦笑著,對這個善良的母親也是無奈了。

自己的親爹原來是同盟會的早期成員,留學日本。然後追隨先生參加革命,是先生的貼身機要秘書長。

革命勝利以後。這位爹是飄了。和其他國府大員一樣,開始享受革命的勝利果實。

然後拋棄了自己的糟糠之妻,和個美女演員糾纏在一起。將自己和母親、哥哥趕出了家門。

自己的母親王家那邊也是蘇北的大家族,所以母親也硬氣,不想回家受到家族的冷眼。

帶著常冬青和哥哥常冬雲,硬是沒有回老家,在貧民窟中靠著教人識字給的糧食和縫縫補補的錢過活。

最後等到自己的大舅舅來上海之後,看到姐姐的情況頓時不忿了。

當時將自己的母親接到家中一起生活,而且大力培養自己的兩個外甥。

也許是“惡有惡報”吧,這個演員後媽過門沒有多久,就抱病而亡。

沒有給老爹留下一兒半女,所以老爹開始重新重視他自己的兩個血脈兒子。

想辦法派人多次登門送錢送物,遊說王氏想繼續這個親情。

最後甚至在上海最繁華的地方買了個別墅,安置母子三人,每月大筆的提供生活費。

母親到底心底善良,禁不住哀求。也想著兩個孩子有個好出身,可以認祖歸宗,出人頭地。

所以經常苦口婆心的勸兄弟倆回到父親身邊去。

被趕出來的時候,大哥比常冬青大五歲,也是懂事的年紀了。

所以很多時候,作為大哥也經常幫著母親做工。偶爾帶著小弟去賣報紙,擦擦皮鞋什麼的補貼家用。

最後大哥實在勸煩了,就要登報宣告脫離父子關係。

看著誰也沒有勸的動,舅舅只好說服母親讓大哥回蘇北了老家去打拼。

而自小受苦的常冬青,跟著母親在底層生活很久。所以性格上比較沉默,也不太愛說話。

他總是喜歡獨自在偏僻的角落,默默的看書。但是主見極強,十七歲的時候就偷偷溜出家門,虛報年齡去當了兵。

隨著部隊北伐陳炯明,因為讀過書,腦子活。所以升職也快,小小年紀成了少尉。

但是部隊在打敗敵人以後,常凱申就開始了“清黨運動”。

常冬青不願意槍口對著自己的弟兄,所以找個母親生病的理由從南方回到家中。

這件事情被人告發了,沒有辦法為了躲避國府的的軍令。

在他父親在國府中間的斡旋下,託日本的朋友將他送到了日本來讀大學。

京大的櫻花園在春天是最美麗的。粉紅色的花朵,配合著空氣中淡雅的芬芳,讓人心曠神怡。

背後傳來輕輕的腳步聲,常冬青聽出來了是自己的未婚妻張蒙的聲音。

但是他沒有回頭,還在那邊看著池塘中到處輕快的遊著的小魚。

一雙手蒙上了他的眼睛,然後一個如黃鶯般的聲音傳來:“猜猜我是誰?”

常冬青故意答道:“我知道你是花子.“

”不對,你再猜。”後面的聲音不滿的說道。

“不是啊,難道是芳子?雲子?百合子……”常冬青滿口胡謅道。

後面的小人兒,已經氣的小臉通紅。將手甩

《五重諜王》 第2章 京大(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