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董卓無道欲焚城,袁家少年辭新人 (第1/2頁)

鞭馬累美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確如此,當時有史書記載:“卓即差鐵騎五千,遍行捉拿洛陽富戶,共數千家,插旗頭上,大書‘反臣逆黨’,盡斬於城外,取其金資。盡驅洛陽之民數百萬,前赴長安。每百姓一隊,間軍一隊,互相拖押;死於溝壑者,不可勝數。又縱軍士***女,奪人糧食;啼哭之聲,震動天地。如有行得遲者,背後三千軍催督,軍士手執白刃,於路殺人。卓臨行,教諸門放火,焚燒居民房屋,並放火燒宗廟宮府。南北兩宮,火焰相接;長樂宮廷,盡為焦土。”

袁熙清楚的知道當年董卓為了遷都長安,他趕走了所有在洛陽城居住的老百姓們,不像現在,人口多是負擔。在人丁相對稀落的古代,人口是資源,是財富,是資本。董卓要從洛陽搬走,自然不會放過這些老百姓。於是在董卓大軍裹脅下,洛陽京城的老百姓離開自己的家園,被驅趕著去往長安。可以想象當時是一個多麼混亂的場景,上百萬人,被一戶一戶的從自己的家中拉出,被驅趕著上路。前往長安的路,擁擠雜亂不堪,又有兵丁驅趕,少不了有相互踐踏的情況。一路上又沒有糧食保證,餓殍遍地。百姓之間肯定也好不了,蠻狠的欺負弱小的。小偷、盜賊乘機橫行。沒有任何準備的人口大遷徙,不知道多少人因此喪命。遇到亂世,最倒黴的就是這些被驅趕著的,最底層的老百姓。

更可怕的是,他不僅焚燒宮室,還挖了別人的墳墓,取走了裡面的所有寶藏。

董卓不想給盟軍留下任何物資或裝備,於是下令:他帶不走的東西,別人也就別想著拿到了,決定燒燬。

可能是不放心別人,火燒洛陽的事情,董卓自己留下來,親自監督,不僅僅燒了皇宮,將洛陽所有的官署、民宅,全都一把火全燒了。東漢從公元25年,漢光帝劉秀定都洛陽開始,經營一百七八十年,豪華富庶的京城洛陽,就這樣被董卓一把火全燒了。洛陽成了一片焦土,周邊兩百里之內房屋全毀,雞犬不留。短時間內,一個人口眾多、人生鼎沸的城市,變成了荒土。

袁熙想贏得和郭嘉之間的賭注,但是這一路上袁熙看到了最殘酷的戰爭,無數的百姓流離失所,親人生離死別,死在路邊的屍首無人掩埋,袁熙不能明知道這種慘劇會發生但依然無動於衷,自己既然被宣召來到這個世界,不能一直畏縮的害怕改變,袁熙要拯救洛陽的百姓。

第二天,袁紹依舊沒有行動,曹操一大早便找到了袁紹,結果還是等待,曹操也是無奈的找到了袁熙,袁熙雖然心急如焚,但也是無可奈何。

“叔父,出兵吧,在不出兵,恐怕這洛陽城就要被毀於一旦了。”袁熙焦急的說道。

“賢侄莫慌,若無你父親的同意,即便是我單領本部人馬出征也是無濟於事,就憑我這點人馬,根本無法攻陷這洛陽城的。”曹操說的這些到是實話,若無調兵兵符,這聯軍的諸侯,最多也就能把自己手下的這兩個半人調動就不錯了。

“小侄實在不願看見洛陽城就此毀於一旦,百姓就此流離失所,還望叔父教小侄。”袁熙看到曹操的表情就知道這個老滑頭肯定是有辦法,於是也就不在乎的單膝下跪,雙手抱拳的拜到。

曹操急忙扶起了袁熙,嘆了口氣說道:“賢侄何必這麼執著,即便你救了洛陽城,洛陽百姓也不會記著你的好的。”

“小侄不求留名後世,只求無愧於心。”袁熙毫不猶豫的說出了這句話,也許這就是曹操本質上和袁熙的區別,曹操的狡詐和猜忌也許才是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法則。

“你父親的兵符由你大哥袁譚掌管,你把兵符偷出來,今晚我便先與諸侯通氣,一旦你拿到兵符,我等便全部出軍,等到你父親反應過來之時已經為時已晚,只不過……”曹操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只不過,這盜竊兵符乃是大罪,本初一旦怒火攻心,恐怕其過後不會念及父子之情啊。”曹操這倒也是實話實說。

袁熙其實心理也明白這事的嚴重性,自己要是盜取了兵符,袁紹一旦翻臉,自己必死無疑,這是袁熙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次面臨的生死抉擇,無論這成功或者是失敗,自己都有可能就此小命玩完。

失敗了,自己就是被董卓殺,成功了回來就是被自己的父親殺,可是袁熙還是雙手拜謝曹操,然後說道:“諸侯那面還是要勞煩叔父了,小侄這就去想辦法。”

說完袁熙便辭別了曹操,袁熙回到了帳中之後,看見了在收拾屋子的蔡琰,袁熙此時的感覺則是像一個在外工作的丈夫回到家一樣的感覺,感覺到了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溫暖。

袁熙坐在床上,喊停了蔡

《三國種子王》 董卓無道欲焚城,袁家少年辭新人(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