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知青炮灰16 (第1/2頁)
公交不失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後幾天倒是因為姚芳腳崴了,沒再出什麼事。明溪他們跑遍了東山可以走的全部地方,收穫滿滿。 明溪在此期間還和系統一起去了之前檢測到好東西的地方,找到了3朵靈芝、3株50年生的人參和1株近百年的人參。在這個秋天,明溪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 隨著秋風瑟瑟到寒風凜冽,好像也沒有過多久,但是東北這裡冬天來得太快了。 大家在把東山薅得差不多的時候就開始準備過冬的東西了。快到冬天,不僅知青點的人,大隊上家家戶戶都會上山去撿枯枝,囤柴火給冬天燒炕。 這時候大隊上的嬸子也會把地裡收來的白菜、蘿蔔醃上,有的人還會把豆角、茄子、青菜做成菜乾,給冬天的菜做儲備。還會用大豆熬上滿滿一鍋的大醬,到時候用餅子就著大蔥,喝完棒子糊糊也是美味。 知青點也在為這個冬天做著準備。男知青都上山撿柴,女知青在醃菜、做醬、儲存過冬的食物。明溪很喜歡這種生活,好像大家都在為著同一個目標努力生活著。 在此期間,大隊交完公糧後也迎來了一年之中大家最盼望的發糧的日子。 安縣這裡所管轄的公社以及底下的大隊,糧食分配是按“人六勞四”或“人七勞三”分配的。所謂“人六勞四”,就是把生產隊生產的糧食,在交足國家公糧也稱“愛國糧”的基礎上,從剩餘的糧食中拿出60%按人口分,另外的40%按勞力即所掙的工分分。“勞四”的原則是帶有激勵機制的分配方法,誰家勞力多工分多,分的糧食自然就多些。 這天,全隊的人都喜滋滋地來到大隊部門口,嬸子們湊成堆兒地都在聊著準備過冬的物資,間或說著隊裡的八卦。漢子們則多在聊著今年能分到多少糧食和錢。 等人都到齊了,大隊長和會計帶著工分本走過來。還是先對秋收和交糧的完美收場進行了一番總結,又說明了一下今年工分換糧和錢的比例後,開始了分糧。 分糧是按照工分的多少以家庭為單位由多到少地分,所以知青們是排在後面的。 明溪等人現在都是穿著厚厚的棉衣,已經10月多了,東北這裡已經斷斷續續地下過了幾場雪,不過雪還沒有下得太大。 明溪他們看著前面分好糧的人家都全家齊出動,用板車或者爬犁把糧食往家運。這個時代,有充足的糧食過日子是很幸福的事,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等輪到知青們的時候,已經快要中午了。除了今年新來的沈筠書和姚芳兩人工分還不夠支撐接下來一年的量外,其他人都或多或少地除了糧食還可以領到錢。 男知青就不說了,每人都領到了高粱米、玉米粒、土豆和一些麵粉,其中宋康和林紅星要的麵粉要多一些,不過看著兩人就知道是不差錢的主。 女知青這裡也一樣,其中數王曉霞領到的最多,不愧是在第二小隊幹活的人。明溪也選了高粱、玉米、麵粉和少量土豆,還領到了15.5元錢。 這可是明溪來到這個世界後第一次憑著勞動獲得的糧食和錢,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而沈筠書和姚芳還自掏腰包在剩下的糧食裡,依著大隊長的建議買夠了夠接下來一年吃的糧,兩人也是細糧買得多。 眾人把糧食抬回知青點後就又投入到了過冬的準備中。馬上就要到東北貓冬的時候了,大家都開始去鎮上購買過年要用的東西。 明溪瞅著現在這個時候大家應該都需要一些好東西來過冬,縣裡的黑市裡肯定比較忙活。加上想要處理一些空間裡的東西,明溪想著就要去縣裡一趟。 給陳娟和王曉霞說了一下,問兩人要帶些什麼東西。兩人想了想,決定讓明溪幫忙帶一些大白兔奶糖,要是有牛軋糖也帶點。再各帶一罐麥乳精,還有雞蛋糕。 這些東西平時在豐田鎮上的供銷社裡都是稀缺貨,一般時候都買不到,只能到縣裡去買。不過兩人還要將三人之前上山採集到的山貨都一一整理好,所以就讓明溪代表著去縣裡買東西。 明溪在大隊長那裡開了一封介紹信,是準備去縣裡採購時用的。現在已經冬天了,天也黑得早,一天之內可能來回不了紅旗大隊和縣城,只能在縣裡住一晚。 在一個晴天,明溪揹著自己的小挎包,帶著介紹信和錢票,坐牛車出發到鎮上,又轉乘大巴去縣裡。 到達縣裡後,明溪先去縣裡的招待所用介紹信開了一天的單人間,自己還要買東西,跟別人合住不太方便。然後又溜達著在縣城裡轉悠,明溪還是先去了之前在縣裡去過的黑市,就是縣醫院旁邊的那個。 在遠處看了看這處黑市還存在著,還有人進進出出,明溪也跟著進去了。給了看守的人五分錢,明溪進到裡邊,看著裡邊賣東西的人明顯增多,看來是要過冬了,大家都趕忙在貓冬之前出來交換物資。 明星還是先找了找之前換票的那個人,看見了那個人在拐角處,明溪走上前去跟他換票。這次明溪又換了20張工業票,兩張麥乳精票,十張一斤
《快穿:炮灰也有美好人生》 第17章 知青炮灰16(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