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8章 儒商 (第1/2頁)

馬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但什麼是為國為民,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有句話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此時此刻,張清源總算弄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 開封府大旱,百姓流離失所。 眼瞧著顆粒無收,赤地千里,但奸商們卻賺的盆滿缽滿。 那些舉人老爺們家裡每天依舊山珍海味,官府的賑災糧卻遲遲不到位。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文人官吏商人都這樣,還是有一些儒商好官在儘量救濟災民。 但這樣的人太少了,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張清源還在賑災,那四千八百兩銀子所買的糧食在這個小鎮上已經支撐了三天。 為了能讓更多人活命,張清源不得不把米少放一些,再加上一半的麩糠。 他想起了前世看紀曉嵐時,和大人說過的一句話,只要能活命,麩糠就是好東西。 這三天內,他的事蹟被一些人聽說後,都說他是神仙下凡。 可張清源聽完更加難受,如果自己真的是神仙下凡,哪還用得著為錢財發愁,直接使用法術,揮揮手,讓旱災過去不就完了。 可惜這點東西也早晚有吃完的一天,不過好在他在開封定風縣認識了一個員外郎。 這個個人姓唐,叫唐傑,今年三十歲,本身是個秀才,家裡做糧食生意。 體態圓潤,有點讀書人的樣子。 張清源本想去接些賞銀高的通緝令,但在看到這位唐老爺,他覺得自己應該找他合作。 第一次見面,見到他在家門口施粥。 做慈善,是不是真心實意的,許多人都能看出來。 有些人也佈施,但那是為了博取名聲。 而有些人確確實實是為了災民。 老百姓也不傻,分得清哪個是真心,哪個是假意。 前世有些企業被網友誇上了天,比如鴻星爾克,再比如那蜜雪冰城。 唐傑雖然也是糧商,但他們家的糧食自始至終都沒有漲價,佈施的粥最稠,且準時準點。 離得老遠便能看到他對待災民那股滿臉愁容的樣子。 張清源走上前,自我介紹道:“見過唐老爺。” 唐傑見他一身道袍料子很好,以為他是騙吃騙喝的,直言道:“小道長,我家裡已經沒有餘錢再佈施廟裡了。” 看著他誤會了自己,張清源笑道:“唐老爺,小道不是來要您佈施的,而是想來跟你合作,救助更多災民。” “哦?” “貧道張清源。” 再報完名字後,唐傑眼前一亮,忙問:“您就是在湯山鎮上花光身上的錢,籌到四千八百兩銀子,施粥五天的在世神君清源道長?” 瞧瞧,誰說好事不出門,沒想到自己已經名聲在外了。 張清源羞愧地笑了笑:“稱不得神君之名,只是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更多的百姓活下去罷了。” “失敬失敬。”唐傑抱拳拱手,他祖上曾做過官,還是清官,自小家風清良,所以對於同樣的善人有很大好感。 “客氣了。” “道長剛剛說要與在下合作,不知清源道長要怎麼個合作法?” 唐傑的眼睛不大,小圓臉,鳳眉眼,一笑還有些奸詐意味。 不過看人不能看外表,至少在整個定風縣,他家的口碑最好。 “看得出來,唐老爺確實是想為災民做些事,敢問唐老爺現在可有什麼難處?” 唐傑聽完嘆了口氣,愁道:“唉,不瞞道長,我們家的糧食要空了。” “我聽說,您不是從外省運糧回來了嗎?” 整個開封,糧價漲得飛快,所以想要買到低價糧,必須要去外省。 雖然其他各州府,省縣的糧價也都有浮動,但好歹要比開封府的便宜。 “唉,我運了二十萬石糧食,可在路上,被一夥山匪給截了。” “被山匪所劫?” “對,就是距此一百五十里外的哨子山,那裡有個聽風寨,寨主名叫金刀客常來,手下有一百多個手下。” “官府不管嗎?” “平時聽風寨還算安穩,不做欺行霸市的行徑,每次我們家運送貨物,給他們幾個錢,倒也能放我們回來。 可現如今,旱災席捲整個開封,想來他們山上也缺糧少食,所以盯上了我家的糧食。” 張清源點點頭,江湖上綠林道上之人,總稱呼自己是豪俠,是好漢。 就像水泊梁山,但真要細數下來,又有幾個人真的能被稱為好漢。 對於山賊土匪,不打劫平民,不濫殺無辜就是好漢了? 狗屁! 那些稍微有錢點的就該死了? 那些被搶之人就罪大惡極了? 張清源想了想,對他說道:“貧道先把這些糧食給你拿回來吧。” “怎麼拿?”唐傑沒聽明白,那可是山賊,怎麼這話說的就跟撿錢似的。 張清源笑了笑:“你叫人拉上馬車帶我去,我保證把糧食給你拉回來。” “您莫不是要動武?” 張清源點了點頭。 “那可是山寨,寨主常來可是金刀門弟子,就算放在武林,也是一頂一的高手,更何況他手下還有一百多山賊,現在災民眾多,免不了有上山投奔他的,實際人數恐怕早就超過兩百了。” “沒關係,你只管叫人跟我走,實不相瞞,小道在武林中也有幾分名聲

《武俠之貧道姓張囂張的張》 第28章 儒商(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