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憑欄 (第1/1頁)
秋夕歸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河一水,一花一草,一風一浪的所在,讓村人們給看平常了。廊橋也只是常先生的廊橋。京津要路上的來客,來的也只是廊橋。看到了正好在這裡的讀書人。這個讀書人恰好就是柳含絮。他是為何和怎樣來到廊橋裡的呢?有誰通融過什麼,讓這場邂逅變得充滿了古今天涯的意味? 獨自莫憑欄。即使憑欄遠望,也不知會有什麼逸思佳興,不那麼明確,不會是確指,不那麼自然,有些孤鶩獨釣的意思。意興容易蕭索。許多的風景還不再當下展現,憑欄的人卻遠去了,沒有駐在,沒有流連,沒有意興,讓憑欄有些躊躇。於是往事今日,就沒有辦法繼續通融了。 所以村人們也不常到廊橋裡去。特別的日子裡也去,都去,熱熱鬧鬧的,你熙熙我攘攘的,前者呼後者應,往來而不絕的,到底是個特別日子。廊橋也變得有些不凡的意味。連風中都帶來了隨和、熱情的味道。大家興高采烈,采烈興高的遊賞著,看待著,徘徊著,那些可以隨意擷取的美景佳興,裝點在憑欄的意興裡,果然是個不同往常的日子。河水更加平靜,微微泛著銀光。 一遍一遍的辛勞與蕭索裡,也容易讓歲月褪色許多,不那麼充滿著意味和期許。沒有期許,難以那麼流暢的彎過那九道彎,曲曲折折的,山重水複的,總得有些佳處才好。老先生審問後生們的作文,也常常這裡評閱,那裡點醒,圈圈點點的,總要有些活潑與生氣,不那麼拘謹吧。讓流水的日子更加清澈、明晰、靜好,一遍一遍的辛勞、沾染、攜卷都能隨風而去,這樣的村莊就更加儼然、方正、靜穆了。就是有些渲染和喧騰,也能夠坦然的面對和理解,歲月就不那麼容易褪色,顏色就更加顯得樸素厚重了。 於是憑欄就顯得是件入流的事情了。事情倒是樸素簡明的很,可人還是要相跟相和、相形相伴為好。這裡的水是水,那裡的水也是水。這裡的石是石,那裡的石也是石。這裡的風是風,那裡的風也是風。只是憑欄與否,就能有些不一樣的意味了。於是人們就相跟相和、相形相伴的來到這裡,互相跟和著、相互形影著去到河上。一幅新的《清明上河圖》就這樣誕生了。 這裡雖然不比京津要路,可有著常先生一般的廊橋,就讓村人們稍許有些飄然。要不,那來客怎麼能夠不辭勞遠,非要到這裡來呢?來到這裡,看見了讀書的後生。是不是柳含絮故意要到廊橋裡去的?怎生就讓來人看見了,審問了,明辨了,有了不一樣的意味了呢?流水裡也知名曉姓了,與往事裡的書生一般記下了,這可如何向村人們解釋?老先生怎樣看這些村裡的後生呢? 廊橋還是常先生的廊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橫流臥波,臥波橫流,把出外的路搭建起來了,每當一定的日子,村人們還是有些憑欄的念頭吧。只是意興仍具,波瀾已遠。即使是憑欄,也另待後生了。喜歡廊橋東風()廊橋東風。
《廊橋東風》 第三十二章 憑欄(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