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7章 論從小教育的重要性 (第1/1頁)

詩情畫弈的哈索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貴妃傻愣愣的模樣,在場的幾位女眷都忍不住笑了,等貴妃反應過來倒也沒有惱,反正皇帝和皇貴妃都誇她了,這也就足夠了。 往後的幾日皇帝都歇在貴妃那裡,沒想到最高興的就是胤祚了:“今天終於能跟額娘一起睡了!” 芷溪點了點他的小鼻子嗔道:“小沒良心的這麼不待見你阿瑪呀。” 胤祚卻笑著膩在芷溪懷裡:“胤祚要永遠和額娘在一起。” “好,額娘也永遠和胤祚在一起。”看著兒子在自己懷裡很快睡去,芷溪也不欲與他說什麼將來要娶福晉的道理,長大後的事還是要等孩子真正懂事了才能說。 離開蘇州後繼續坐船前往江寧府,這是這次南巡的最後一站。 而說到江寧府,不得不提起明朝開國定都便在此,那時候叫集慶,後來被明朝改叫應天府,後來明成祖遷都北京,應天府便又多了個留都的稱號,又稱南京,一樣設有六部,明朝因此就有兩個朝廷共治,稱“雙京制”。 再後來大清入關,明朝皇帝被逼退回了南京建立了南明小朝廷,最後南明覆滅,應天府也被改叫如今的江寧府。 明太祖朱元璋駕崩之後的陵寢就在江寧府,也是皇帝到這兒要去的地方。 十一月初一抵達江寧府,以將軍瓦代為首的八旗官兵在城外教場戎服列隊出迎,兩江總督王新命率綠旗官兵戎服列隊出迎,更有安徽布政使、按察使以下所屬府州縣官俱朝服跪迎。 聲勢浩大可想而知,連在後頭的胤禔他們都看得到前面有多壯觀。 胤祉感嘆:“這麼多人啊……” 坐在馬車裡的三位公主都忍不住掀了簾子探頭看,大公主疑惑道:“奇怪,我聽說汗阿瑪不是要求南巡一切從簡嗎?” 胤禛道:“汗阿瑪一定不高興。” 胤禔嘖嘖道:“汗阿瑪說從簡,那些當官的可不見得,依我看啊,他們肯定是隻把汗阿瑪的話當謙虛的說,實際就是想看大排場。” “我懂了,那個詞叫什麼來著?阿諛奉承。”胤祉點點頭,覺得自己說的很對。 “勞民傷財,有這功夫怎麼不想著多給老百姓吃點飯呢。”胤禛對此嗤之以鼻。 而正如胤禛所表現的態度,當天出城迎接的官員都捱了皇帝的批,這一路體察民情至此,城裡城外百姓的生活如何皇帝能不知道嗎?城內計程車紳官僚過的日子和普通百姓以及城外村裡的百姓過的日子呈現了很明顯的階級分化。皇帝每到一處便會抽空帶人微服私訪,真富假富、真窮假窮都能分辨一二。 皇帝想看到的太平盛世不只是表面而已。 到了江寧府的府邸,胤禔、胤祉和胤禛才收拾完各自的床鋪就聽到外面通報胤礽來了,三人面面相覷,胤禛問:“二哥你怎麼來了?” 胤礽道:“當然是我也在這兒睡啊,汗阿瑪說明日去明孝陵祭拜,咱們一塊兒出發。” 胤祉問:“那大姐姐她們也去嗎?” 胤礽點頭:“大姐、二姐和三妹都會去,明兒祭拜完後汗阿瑪就給咱們講課。” 胤禔笑道:“上個月就沒大課,我還以為出門這兩個月沒有呢。” 胤礽又道:“何止呢,後日還要去江寧教場,還有大炮可以看!” 一說到這個胤禔的眼睛都亮了,甚至聽到胤礽說皇帝還會考射箭布庫都覺得不是事兒了。 胤祉悄悄在胤禛耳邊說了一句:“大哥可真好哄。” 翌日前往明孝陵之前馬車路過明故宮就順道進去看看,如今的紫禁城是根據明故宮的基礎所建,只是比之要小一些,而今已然殘破不堪。 跟在隊伍後面的阿哥公主們亦是探頭探腦,不敢大聲說話只竊竊私語,胤祉道:“這兒和乾清宮好像啊。” 胤礽回道:“這兒原本也叫乾清宮。” 等走近了才看清宮殿上的匾額模模糊糊的寫著“乾清宮”三個字,和如今的紫禁城不同的是這隻寫了漢字。 當初能建造這樣一座宮殿,每個人的心裡都不由得生出些敬佩來,無論明朝後來的皇帝如何,明太祖朱元璋都是個了不起的人,很難讓人想象他只是一介布衣出生。 離開明故宮後就往明孝陵去,原本官員們對於皇帝帶阿哥公主們一同前往祭奠表示很不理解,在大多數人眼裡這時候的孩子這時候都很難靜下心,但此刻太子和大阿哥都帶著弟弟妹妹們老老實實跟著他們,禮數週全,這下再有什麼心思也不太好放在面上說了。 祭拜完明太祖,又聽當地的官員說了不少有關明太祖的事蹟,除去一些特別扯淡類似於神話故事的說法外。 這些事蹟大多都是在江寧府廣為流傳的,講述的官員也只敢一板一眼很嚴肅的把這事說出來,生怕自己不留神露出一點點吹捧的模樣被皇帝和阿哥公主們看到,這可真是要命的差事。 等這位官員得到了皇帝的肯定被放回去之後才長舒了一口氣,身上的官服已然被汗浸溼,對同僚感慨:“做官這麼多年,還是頭一回有一種差點命就到頭的感覺。”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康熙后妃記事》 第57章 論從小教育的重要性(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