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4章 寧壽宮 (第1/2頁)

詩情畫弈的哈索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想在阿哥們的提議還未被皇帝知曉時就傳來安親王病故的訊息,這會兒只能擱置了。 胤禔受皇帝所託親自上門弔唁,也算是明瞭皇帝的態度,至於爵位由誰承襲還待商榷,但毫無疑問,只會是安親王福晉赫舍里氏的兒子。 按正常思路來說毫無疑問承襲的都會是長子,安親王的兒子裡現在活著的長子是張庶福晉生的塞楞額,排老二的則是赫舍里氏生的瑪爾琿。 在襲爵的事上皇帝就這麼擱置下來,安親王府人心浮動,也有不少人猜測皇帝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然後就有人說這情況和宮裡的大阿哥和太子的情況挺像的。 大福晉也聽到了不少風言風語,這一日胤禔下朝回來就一副氣沖沖的模樣,大福晉就不讓旁人伺候自己上前幫他換下衣裳,就聽胤禔抱怨道:“真是什麼都能往我和太子身上扯,閒的他們,要我說,就該讓汗阿瑪多派點活給他們,省的一天到晚就關心這點雞毛蒜皮的事情。” 大福晉笑道:“主子爺說的是,前些日子進宮請安時妾也聽太后娘娘說起,國無小事,總計較這些家長裡短的實為短見,不如多考慮民生,讓大清發展的更好,百姓都能過上富足的生活才是每個人都該考慮的事情。” 胤禔欣慰地看了她一眼,伸手將她抱在懷裡:“大清到現在,所有的公主還有宗室的格格們都要靠嫁去蒙古維護和平,明年大公主也要嫁去蒙古科爾沁。所以我想,到我們這一代,更要做到讓大清強大起來,這樣就不用再讓女孩兒們千里迢迢去蒙古了,到時候等咱們的閨女長大了也不用嫁那麼遠。” 大福晉此刻環著胤禔腰的手又收緊了些,眸光閃動,若是將來真有這麼一天該多好。 · 入了八月後天氣愈發涼爽,算著日子出使沙俄談判的隊伍也快回來了,今秋的圍獵也只能擱置了。 玄燁看過一本本送回來的奏摺後正打算歇會兒就看到梁九功一臉期盼的模樣有些好笑,問:“看什麼呢?有事就說。” 梁九功彎過腰笑道:“萬歲爺,德妃娘娘午前派了人過來說,寧壽宮已經佈置的差不多了,問您什麼時候得空一道去一趟。” 玄燁用手上還拿著的一本奏摺輕敲了 敲他的帽簷:“不早點說。” 梁九功扶了下帽子笑得一臉討好:“德妃娘娘說這事兒不著急,左右太后娘娘生辰還有兩個月呢。”而且他都已經這樣瘋狂暗示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難道還能真久等? 玄燁也不知道該說他什麼才好,只緩緩舒了口氣道:“讓人去永和宮傳旨吧,就現在去。” 梁九功應言退下,隨手就召了魏珠來讓他去跑腿,自己回頭又去伺候玄燁更了衣後為了不太引人注目便只點了三四人就往寧壽宮的方向走。 在寧壽宮門前迎接聖駕的太監總管袁德林也算是芷溪的老熟人了。如今內務府也有好些烏雅氏的族人被安排進來當差,自然就要提攜自己人了,袁德林雖然只是個太監,但也曾受過芷溪的叔父嶽色的恩惠,被派來協助芷溪佈置寧壽宮後知道上頭主子是自己人當然比以往更會用心幾分。 其實寧壽宮的修繕大大小小已經花了七八年的時間,並不是有意拖拉,而是這裡也荒廢了幾十年,各處修繕重新上漆,味道並不好聞,玄燁不想因為這些事情讓太后住的不舒心,上完漆後就擱置了兩三年,平日裡也只有專門的奴才會去打掃。 現在重新佈置打點,還添了不少人手,以後他們就在寧壽宮做活了。 玄燁和芷溪兩人就一邊走一邊看,有不合適的可以再改。 正殿裡擺了西洋座鐘,後院的屋子裡改成了小佛堂,書房和公主們唸書玩耍的屋子還有寢殿裡的一部分窗都改裝了玻璃,昏暗的屋子裡有陽光照進來都亮堂了許多,還用透氣的深色布料做了窗簾,天熱的時候可以放下來,就算那時候住在暢春園也不怕被曬的熱火朝天的。 “就光是這樣走一圈都感覺鹹安宮確實擁擠許多。”玄燁感慨。 “但是對於從前的皇上來說,也是難得熱鬧的地方吧。”芷溪也去過鹹安宮好幾回,雖然上一次是和榮妃去處理恭靖太妃的身後事,玄燁也為此輟朝了三日,但那個地方一直是宮裡為數不多讓人覺得有些煙火氣的地方。 太妃們幾乎不見外人,而且又是長輩所以沒有人會拿規矩要求她們該如何,因此在鹹安宮穿著的就很隨性,直接穿著蒙古袍子拿根簪子盤個發的都有。 玄燁也想到了幼時總往鹹安宮跑的日子,不自覺地就露出了笑容:“朕剛登基那幾年,尤其是過年的時候就一定會去鹹安宮看看皇額娘她們,那時候也覺得,大過年的,來慶賀的人再多都冷清,只有在那兒才是真正的熱鬧。” “奴才也聽說了,太妃們可喜歡皇上了,一個勁兒的塞壓歲錢。” 被揭了老底的玄燁臉色一變就要捂她的嘴,也就是說的聲音不大周圍都是自己人才堪堪放過,玄燁“罵”道:“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又趁著跟著的太監宮女們低頭“找銀

《康熙后妃記事》 第144章 寧壽宮(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