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2頁)
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以,在她身上所發生的一切是如此地令人不可思議,因為她的生命形態根本就不同於人類。好了,我相信你會明白的。既然已犯下大錯,那麼,該來的總要來的,誰也逃不了。”他意味深長地看著我,然後說,“我走了,你好自為知。”
我忽然清醒了過來,跟在他身後說:“不,請你別走。”
但他還是走出了門,然後他把有力的手放在我的肩膀上,輕輕地說:“噩夢還沒有結束,噩夢才剛剛開始。”
他消失在了樓梯盡頭。
我關上門,一陣冷風從窗戶縫隙中襲來,我打了一個哆嗦。我又坐回到電腦前,看著螢幕裡的小說標題“病毒”,靜靜地回想著黃東海剛才對我說過的話。我又感到了那種恐懼,我以為已經擺脫這種恐懼了,不,人永遠都擺脫不了恐懼。
我關上了電腦。匆匆地睡下。
我夢見了一個女人,她有一張完美的臉,雪白的肌膚,她行走在一片黑暗中,赤裸著身體,我能看清她的腹部,有一條淡淡的疤痕,我看清楚了——在她的腹中,正孕育著一個新的生命,一個蜷縮著的胎兒。
她就是皇后阿魯特小枝。
噩夢才剛剛開始
後記
《病毒》是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第一部通俗小說。總共寫了兩個多月,全部是有限的業餘時間,爸爸是個遊戲迷,又常常和我搶電腦,所以寫得斷斷續續的。第一個月只寫了開頭一萬多字,所以第一部分我自己最不滿意,後來不知什麼原因忽然開竅了,最後的兩個星期裡我一口氣寫出了五六萬字,才完成了現在的十餘萬字。
說到寫作動機,其實許多作者都是說不清楚的,我也說不清楚。只因為有一次,與23在IRC裡聊天的時候,她勸我應該寫一些適應當前流行口味的文章,於是,我隨口說我可以寫恐怖小說。其實那是在說大話,心裡也沒底,但我又不想給人留下說大話的印象,騎虎難下之際,只能真的寫起來。至於“病毒”這個標題,來源於2000年聖誕時候網上所流行的女鬼病毒,一開始也想向E…MAIL病毒的方向延伸,但後來在寫作的過程中,卻漸漸地把女鬼病毒的因素完全拋棄了。
關於皇后的內容,1945年同治皇帝的陵墓被挖開,皇后被發現儲存完好,而後又慘遭剖腹的這一段情節,我是從嶽南先生紀實性的《日暮東陵》裡看來的。這一件事應該是真實的——皇后的遺體的確沒有腐爛,完好無損。兩年多前,當我看到這本書裡關於此事的記載時,我被大大地震撼了,也許這的確不可思議,但這是一個寫小說的好材料。所以,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此事的小說,但不是恐怖小說,只是一個帶有聊齋內容的人鬼相戀的愛情故事罷了。當然,《病毒》中從皇后的遺體被帶到了上海那段起則純屬我的創造。現在,如果我的猜測沒錯的話,皇后阿魯特氏的遺體應該還躺在清東陵的同治陵的地宮裡,所以,“她在地宮裡”這句話倒的確符合了事實,只是不知道現在她的遺體是否還儲存完好。
關於病毒的結尾,可以說是沒有結尾的結尾,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其實我心裡還是有一個大致的輪廓的。這個故事是從冬至開始的,到清明結束,跨越了中國人許多傳統的節日和西方的一些節日,如果再寫下去,恐怕就要到第二個冬至了。留一個小尾巴,讓大家自己想象去,也許這就是中國畫裡所謂的“留白”,故意空出一大塊的空間,把想像的餘地留給看畫的人。
通常來說,當你突然發現你所愛的人,甚至與你親密接觸的人竟然是一個魔鬼,這時候,你可能會感受到巨大的恐懼,我想大概這就是恐怖小說裡一再出現的內容。這世界上的確沒有所謂的終極恐怖,但這種恐怖甚至要比奪取你的生命更能讓你顫慄。其實,《聊齋志異》裡大多數的男主人公親密接觸的多半是狐仙和女鬼,而這些狐與鬼多數以人的面目出現,甚至是你所熟悉的,你所愛著的人,也許這就是“臉”的象徵意義吧。
我從11歲開始讀聊齋,四本的白話本,聊齋開啟了我對中國古典小說的認識。聊齋其實是一種民間文學,蒲松齡不過是收集整理者而已,從當時把持著話語權的儒生們的角度而言,聊齋那些怪力亂神的內容完全屬於“子不語”的範圍,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是,到今天,聊齋故事依然被人們閱讀著,而那個時代的“經典”們又有多少人在讀?我不是說那些經典沒有價值,相反,經典有經典永恆的價值,但同時,民間文學的價值也是永恆的。今天的網路文學,是可以定義為民間文學的,古時候創作聊齋故事的民間創作者們不
《蔡駿-簿》 第20部分(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