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頁)
辛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傳武把最後一口煎餅嚥下,一抹嘴:“你少拿娘壓人,把煎餅拿出來!三兒,他不應承咱倆就動手搶!”
哥兒倆摩拳擦掌地要動手。
傳文嘿嘿樂道:“不行就是不行,剛出門你們倆就想反了是不是?你倆動手試試!”
傳武氣咻咻地說:“早就受夠你了,叫你成天在家裡裝大,三兒,動手!”說著他和傳傑摟腰抱腿,和傳文舞弄起來。
文他娘看著弟兄三個,笑著說:“你哥們的事兒俺可不管,有你們三個在娘跟前耍笑鬧騰,娘這一輩子也不會老!”想了想又說,“別鬧了,你爹不在跟前,長子如父,聽你大哥的!”
傳文蹲在地上望著遠處粥棚前湧動的人群,不禁想起了鮮兒,眼圈兒又紅了。
文他娘看著他,長長地嘆了口氣。
傳武說:“哥,那邊開粥棚了,俺去討粥。”
傳文搖搖頭:“不行,這麼亂這麼擠,走散了怎麼辦?”
傳武說:“你這個人,樹葉掉了怕砸著頭,俺一個大活人怎麼會丟了?你們在這兒等著,俺去去就來。”說完便拎著小鐵桶一路小跑擠進討粥的人群中,只見他左閃右躲,在討粥人的襠下鑽來鑽去,一會兒工夫便拎著一桶粥跑回來。
港口碼頭的一個小茶館裡,穿著長衫的夏元璋和商人老湯看著大海說話。夏元璋是關東人,家在旅順,常年跑關內。他本準備按計劃回家,不料因為無風無船,也只得在岸上等。老湯問他:“夏掌櫃,你這一趟生意怎麼樣?抓撓了點?”
夏元璋嘆了口氣,說道:“唉,別提了,跑了半年,什麼生意也沒做成。這年頭山東地面還有什麼生意可做?連年災荒,兵匪橫行,大夥都忙著逃命去了。”
老湯說:“唉,海南鬧饑荒,海北就打仗,這才叫兵荒馬亂,民不聊生。你說一個俄羅斯,一個小日本,幹嗎跑咱們大清國打仗?”
夏元璋又嘆道:“唉,自打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城,太后老佛爺叫洋毛子嚇破了膽,今天簽訂條約,明天割地賠款,引來一批又一批瘋狗,分贓不均就打起來。就說旅順吧,甲午海戰後,老毛子藉口保護大清國不受外國侵略,硬是把咱的港口占了,把小日本擠出去了。小日本豈能甘心?這不,又捲土重來。這是一對瘋狗,在中國的地盤上咬起來了,咬紅了眼!”
老湯問:“唉,也不知道海北那邊怎麼樣了?”
夏元璋一指海面說:“你看,這幾十條帆船待風而發,可是三天了沒有一絲風颳過,怎麼過海?你看這個港,現在壓了多少難民?要不是隆福祥的周大善人開設粥棚,還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呢!”
“這個周大善人是個什麼來歷?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實力?”
夏元璋說:“我常跑龍口,對他還是略知一二。此人大名周豐年,字惠圃,年輕的時候中過舉,以後就開始經商,也是經營有道,生意越做越大,現在是膠東這一帶的巨賈名商。”
老湯驚歎道:“哦?中過舉又經商,這麼說是儒商了?”
夏元璋道:“說起這位周大善人話就長了,此人平生有三大愛好。第一個愛好是好穿戴。出門從來都是一身長衫,料子好不說,做工極其講究,黑禮服呢子的,布鞋非北京步連升的不穿,從來都是纖塵不染;每次出門,他都讓下人把長衫熨得平平整整,沒有一點皺褶。人家送了他個外號叫周大美。第二個愛好是好美食。家裡養著一個大廚,每餐都不肯馬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不但好美食,而且好出了文化,對一些名吃不但諳熟烹法,還能講出有關的掌故,什麼東坡肉、叫化雞、佛跳牆、過橋米線,一邊吃著,他能一邊講出一個個生動的故事。”
老湯不禁點頭說:“有意思。”
夏元璋繼續娓娓道來:“第三個愛好是看戲。不但迷戲,還玩票。他玩票不是玩玩而已,下了工夫,拜過名師,專攻紅淨,可是從不下海。那年他家的老太太過七十大壽唱堂會,請的是北京名角兒袁少樓唱壓軸大戲《華容道》。袁少樓的紅淨在京城那是一絕,無人匹敵。袁少樓嫌招待不周,墊場戲差不多快完了,遲遲不肯遞臉兒。臺上急急風一陣緊似一陣,周家人毛了神兒,不知如何是好了,怎麼請袁少樓就是不抬腚。這時周老爺微微一笑,站起來說:‘救臺如救火,我來吧。’後臺急忙給周老爺著了裝,請他遞臉兒。周老爺說:‘免了吧。’有人說:‘這怎麼行呢!關雲長是紅臉兒,你素面登臺,這不是鬧笑話嗎?’周老爺說:‘你放心。’就這麼素臉兒登臺了。臺下炸了鍋,一片倒好:好啊,今天開了眼啦,關
《闖關東 作者:高滿堂 孫建業》 第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