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46部分 (第1/4頁)

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不要為師也收了他,與你一起做個伴?”

卓一帆握著筷子的手微微收緊,面上卻絲毫不顯。

只見他微微勾了勾唇,善意地調侃道:“老師愛惜人才,卻說是與我作伴?”

“我若是不同意,老師豈不惱我?”

“罷了罷了,橫豎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順之讀忠義之書,忠忠義之事,自然是事事皆以老師為先。”

沈旭面上古板,私下卻是極愛這種和悅的調侃。

只見他用筷子敲了敲卓一帆,然後快意道:“如此甚好。”

靜姝和靜儀捂著嘴笑,忽然覺得沈家一下子熱鬧起來。

張金辰正式拜師沈旭了,可因為有了卓一帆在前,張金辰便顯得毫不起眼。

昌順二十八年春,沈旭被欽點為太子少傅,成為東宮謀臣。

同年,卓一帆下場,一舉拿下解元。

昌順二十九年春,卓一帆年僅十九歲,連中三元后,被昌順帝欽點為狀元郎,而與他一同下場的張金辰則只奪得了二甲第六名。

有了卓一帆這熠熠發光的弟子,沈旭雖然重視張金辰,卻並未將他看做是自己唯一的傳承人。

相反,事事以他為先,以沈府為先,不為名利所負累的卓一帆到真正成了沈旭心目中最佳的接班人。

甚至於,他還想讓卓一帆入贅沈家,為沈家支應門庭。

可女兒還小,又因為卓一帆太過耀眼,因此他便沒有明著說出此事。

張金辰與卓一帆入朝為官後,漸漸顯露端倪。

他無法接受卓一帆事事都壓在他的頭上,於是他便私下投靠了楚王。

這件事被沈旭知道以後,痛斥張金辰。

張金辰以為是卓一帆告密的,前來找卓一帆對峙,結果卓一帆反過來提醒他道:“楚王可比你聰明太多了。”

張金辰頓時驚住,片刻後拂袖離去。

沈旭得知此事時,長嘆一聲,知道張金辰心思狹隘,不是良善之輩。

第698章 番外五:暗中籌謀(帆姝篇)

昌順三十年,體弱多病的太子在及冠後,要開始選妃了。

昌順帝年僅九歲登基,年十四便得第一子。

可惜那些孩子接二連三都夭折了,太子是第四子,也是正宮皇后之子。

是昌順帝一手調教出來的皇位繼承人,只不過自幼體弱多病,不是長壽之相。

然而太子聰慧仁善,權謀之術手到擒來,幾個弟弟皆臣服於他,內憂外患之下,昌順帝更沒有另立太子的打算。

昌順三十一年初,沈靜姝年芳十四,正好在選妃之列。

沈旭作為太子少傅,自然並不排斥自己的女兒成為太子妃。

只是太子體弱,又身在權柄之巔,他也心有憂慮。

就在他為此神思煩惱的時候,張金辰再次闖入沈旭的視線中。

“老師,學生願意入贅沈府,迎娶靜姝妹妹。”

張金辰表明心跡,朝堂之上有了卓一帆,他再想做出功績,讓沈旭將手中的人脈給他太難。

唯有做了沈旭的女婿以後,他才可以走上一條捷徑。

沈旭並不昏聵,自然察覺張金辰有異。

他當即反問道:“你可是鐘意靜姝?”

張金辰當即面紅耳赤,他來沈府也有好幾年了,可靜姝才豆蔻之年,若說鐘意,只怕不妥。

於是張金辰便轉了個彎道:“老師對學生恩重如山,靜姝妹妹若是入了東宮,光是太子殿下的側妃侍妾都夠煩心的,更何況靜姝妹妹淳善,最是慧敏,不應困於宮牆之內。”

“學生無家室牽絆,又愛憐靜姝妹妹,必將一生好好待她,絕不會行納妾養寵之事。”

沈旭頓悟,張金辰是想為他分憂。

可太子品行,他很是讚賞。

於靜姝的聰慧靈秀來說,一定會照顧好太子,打理好東宮,成為太子的賢內助。

這也正是他煩心的地方,於公,靜姝的品行和身份是最適合的太子妃人選。

可於私,他又想女兒平安順逐,幸福愜意地過完一生。

沈旭沒有答覆張金辰,張金辰惴惴不安地走了。

想到最近忙於跟太子暗訪周邊官吏的卓一帆,沈旭心裡有一個滾燙的念頭再次升起。

如果張金辰換成卓一帆的話或許他就願意請太子將女兒從選妃的名單上劃去了。

接連著四五天都沒有看到卓一帆

《農門寡嫂:養個小叔當狀元》 第34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