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地人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要麼從事挖礦、種田等工作,要麼做苦力修建道路、港口、軍事設施等。亞齊等地的起義使得殖民者到現在還沒能控制這個資源大省,蘭芳共和國雖然在十幾年前被鎮壓,但仍有零星的起義活動在持續。
李燮和帶著在天津等地招募的一千多名勞工剛坐船到了這邊,李秉衡立即讓他們住進了之前林覺民等人修建的兵營。這個兵營是以前訓練特戰隊的訓練營,在李秉衡等人去國內後擴建,目前可以容納兩千多人。之前訓練的一千多人已經分批由李燮和與陳更新等人帶去了越南由孫先生帶領準備參加定於下個月的鎮南關之戰。加上剩下的仍有將近兩千人,李秉衡暫時讓這些人都接受統一的軍事訓練,然後再分流一部份到附近的工廠。
本來這批華工是為了進入工廠彌補工人的不足,但如今有必要先以公司護衛隊以及華僑富商保鏢隊的名義進行訓練。將來再多招幾批,都參加類似的訓練,以後即便不參軍進了工廠也容易管理。
李秉衡讓方聲洞帶了人繼續回國內招募勞工,以北方人為主。巴達維亞人口三百多萬,但華人只有四十萬出頭,目前各個初步的工業基地,以及基建、墾殖園與礦山都需要大量的壯勞力,並且以後這些人中的一部分將逐步轉變成為技術工人。將來入川,這批人將是強有力的基石力量。目前他還沒有僱傭土著人的打算,免得將來免費培養的人才不為所用甚至反咬你一口的狀況出現。
中國工人的勤勞樸實,勇猛肯幹,太多的優點讓華工成為許多國家優先使用的壯勞力。
沒有文化不要緊,可以慢慢培養。對於這批人三天後就能走正步,勉強站佇列的結果,他已經非常滿意。怪不得都說中國人是最有紀律性並且聰明,這讓他放心許多。
李秉衡去電張子厚在山東等地幫助招募華工,他也並不清楚這個時代的工資水平,工資與安家費等都是由張振勳制定的。在國內老百姓工資最高的是紡織、採礦、機器局的工人,每月二十到五十兩白銀不等,而農民的收入好一點的每月三到五兩白銀,偏遠山區地方則連肚子都吃不飽,一年有個五六兩白銀的就算很不錯的了。而復興公司的工廠都實行分級,一般最少的每月也有二十兩白銀,高的如機床廠技術工能有七八十兩。
這些情況也從側面反映了當前國內工業水平以及教育的落後,相比之下南洋這邊要好上許多。經過多年的抗爭,並且華僑在當地影響力的擴大,從前對華人教育嚴加限制的殖民當局現在寬鬆了許多。大部分華僑後代都能上學上到中學,出來也都能找到工作。
不僅是復興公司在巴達維亞與檳城等地大量招收工人,而且其他華人興辦的糖廠、橡膠廠等產業都在不斷的擴張,添置人手。這也是李秉衡迫切需要大量工人的原因。
之前由於殖民當局出臺的保護法案,許多華僑產業都受到損失。但如今隨著新裝置、新理論甚至先進生產管理理論的武裝,華人資本再次捲土重來,與西方資本家抗衡。
許多西方資本家甚至上門請求張振勳賣給他們新機器,併到處挖華人員工與墾殖園的農業技術員。
剛剛有所起色的華人資本圈是不能容忍這種現象發生的,所以部分西方資本家黯然神傷的撤出了印尼。但也有一部分人不甘心的在背後指使殖民當局對華人產業進行無理的打擊,在黃仲涵出面調停了幾次後才有所收斂。
這也是李秉衡下定決心訓練自己的武裝的原因,將來家業越來越大,樹大招風,難免引起別人的眼紅。未雨綢繆,也是以防萬一。
從國內跟過來的這批各國的軍官的表現讓李秉衡異常的滿意,每一個時代的軍事理論都是與工業水平、國家實力、人文思想等聯絡在一起的。這意味著後世的先進軍事理論在這裡並不一定適用,所以在與這些軍官交流了幾次後,他也認為這些軍官目前是足夠勝任將一千多名並無軍事素養的華人訓練成精銳的任務的。
買回來的炮都投入了訓練,上百名有文化底子的華僑子弟被單獨分開接受道森等炮兵軍官的訓練。另外還有幾門炮被拉進了兵工廠,由聘請的外**工專家帶著華人技術工人拆開研究,準備進行仿製。
一個初步的架子搭了起來,巴達維亞這邊不斷的培養新人,然後補充到馬來、婆羅洲的新公司。加上學校以及研究機構,自身的造血功能不斷完善起來!~!
..
第三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
西門子考察團一連在墾殖園與造船廠等地參觀了幾天,對造船廠用的電焊機很感
《龍起蒼茫》 第1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