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4部分 (第1/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滔滔不絕,信心十足。

想到後世許多兼有合成染料與天然染料特點並且染色效果更加好的合成染料配方,李秉衡一陣心動,這些配方無疑都是價值連城。後世國內要到1918年後才開始出現染料工廠,落後西方太多。

又與楊華之就合成染料的一些技術性問題交流片刻,發現他在這方面舉一反三,顯然有深厚的功底。

想不到一趟“旅遊”發現了一個人才,李秉衡有些喜不自勝,暗自觀察揣摩對方品行。

一路你聊你的,我聊我的,十餘里路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眼下已是在望。!~!

..

第三章 產業規劃 第十一節 神秘的蛇廟

蛇廟果然是蛇的天堂,即便天氣已經有些冷了,廟堂前、佛像上、香爐等處都爬著三三兩兩的大小青蛇,也不管白天人多,依然故我。WWw!不過這些蛇並不傷人,不知是懶還是被香薰得暈頭轉向,只知道慢慢的爬著。從廟門到正殿,一路見到的蛇不下百條。

胡水雲並不怕蛇,還跑到近前饒有興趣的觀察。見她蹲在地上撥弄一條小蛇,顧雲雅用手矇住眼睛不敢再看。她卻還抬起頭嬌笑道:“不知道我小時候來時見得那些蛇還在不在了?興許這小蛇便是它們的後代也說不準呢!小蛇,你說是不是呀?”

聽她說的有趣,旁邊幾人都笑了起來。

一旁有位常在廟中掃地的老阿婆過來插話道:“這些蛇可都通著人性呢!你們來的算巧的,再過的幾天,再冷些,這些蛇都不知上哪去了,老輩的人都說這些都是神蛇。依我看,恐怕是真的。我在這掃了這麼多年的地,到大冬天沒見過一條蛇。照說蛇要換殼吧,這麼多年沒在哪個角落見過一條。”

這蛇廟建在高起的石崖上,要是在古代,倒是個建山寨的好地方。

“這廟我爺爺的爺爺那輩就有了,聽說本來是沒有廟的,後來有大群的外鄉人過來憑空建了個小廟出來,周圍的鄉里人全是土著民,不信佛,香火稀少。後來我等華人大批移居開發此地,漸漸富裕起來,這廟經年重修擴建,才有了這等規模。有人說這是天上來的神廟,不知道是真是假。我爺爺曾聽他爺爺說過,這廟自有的那日起,就不知道是怎麼建成的。廟裡的和尚也無人弄清他們的來歷,竟無一人認識。有人來上香他們也不管,也不與人說話,當時都叫他們啞巴和尚。當年的那批和尚早就不在了,不過奇怪的是沒人知道他們死了葬到了哪裡。有好事之徒也曾打探過,但一無所得。怪不得說是神廟。”在廟中替人抄寫經文的一位老先生講起這廟的故事來滔滔不絕起來。

眾人當聽故事一般聽得入神,嘖嘖稱奇。

李秉衡卻四下觀察,總覺得這廟的後殿,也就是從前的老廟建法極為怪異,但又說不出什麼不對勁。

胡水雲腦子機靈,突然問道:“那些建這廟的外鄉人呢?後來上哪去了?”

老先生側著頭,皺起眉頭彷彿在努力的思索,慢條斯理的說道:“那些人後來在這四下鄉里安居下來,也不與當地人通婚,人丁稀少。到我爺爺那輩也沒剩多少人,後來全都泛舟北上,不知搬去了哪裡。”

“這些人應該是那些和尚的親族,因為香火不旺,沒法在這裡生息,才搬走的吧。”楊華之猜測道。

“不錯,土著信伊斯蘭教不與佛教徒通婚,這些人沒法開枝散葉,當然要走。”胡青林業贊同道。

“其實他們不用走的,這檳榔嶼到我爺爺那輩就開始慢慢興旺,如今是我華人的天下,著實可惜。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造化弄人,想不到當時破敗小廟如今卻成為遠近聞名的佛院。”老先生眯起眼睛嘆息著,回憶華人在此地生息不易,又是一陣唏噓。

李秉衡一直沉默著,腦子裡卻在飛速的運轉著,這個蛇廟處處顯露著它的不平凡,背後極有可能隱藏著什麼秘密。又在四處細細巡視了一番,毫無所獲。暫時將好奇心壓下,以後得空再來此探索也不遲。

等得胡水雲等燒完了香,眾人打算在離廟不遠處的集市遊玩一番才回去。如今依託這蛇廟,附近興旺了不少,來往的香客與遊人絡繹不絕,已是檳榔嶼的一大名勝。

黎平恩與邵思定等人也在這集市採買了許多禮佛之物,打算上蛇廟燒香拜佛。

“自從我們老祖宗自此地興起,隨後遷至怡保,我們兩家方始飛黃騰達起來。可說這檳榔嶼乃是我們兩家的福地,蛇廟想必有神靈保佑,不可不拜。”黎平恩到了檳榔嶼幾天,到今日才有空前來。

邵思定陰惻惻一笑

《龍起蒼茫》 第2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