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8部分 (第1/4頁)

點絳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後大家都看向了劉辯,看看他打算如何聖裁……(未完待續。)

第124章絲路的重啟

作為一個皇帝,看著自己的國土變少,劉辯肯定是要發怒的。但作為一個開始受到華夏共和國影響的君主來說,他卻必須要考慮更多的問題。

把南四郡拿回來對他有什麼好處?山民已經被遷徙得差不多,換言之人口優勢已經沒有;南四郡本來就不是什麼發達的地方,四郡漢人也就是長沙郡和武陵郡北部稍微多一些,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百里無人的情況。

經濟不發達,交通不發達,人口也不多,若非如此孫堅也不至於那麼容易就把這四郡之地打下來,夏侯兄弟也不會因為後續乏力的因素,不得不退守南郡。

打下來,沒問題!以目前蜀漢的軍事實力和科研實力,更別說火藥他們已經開始研究了出來,甚至用銅鑄造出了火炮,那玩意威力比不上華夏共和國的山炮,卻也比投石車厲害得多,是真正攻城略地的神器。

打下來之後呢?華夏共和國是否會染指這裡?劉焉那邊呢?四郡連續幾次遭到兵禍,至少五六年沒辦法緩過來,同時還要考慮難民的安置和地方的復甦,又該投入多少?

在各種因素下,劉辯並沒有直接打算對南四郡發動進攻的意思。他直接下達了聖旨,任命孫堅為長沙郡太守,韓當為武陵郡太守,程普為桂陽郡太守,孫靜為零陵郡太守,算是承認了孫堅對這四郡的控制。

實際上在這背後,又是一個分化的策略,人總是有慾望,一開始是在孫堅麾下,但當韓當和程普,甚至是孫靜策成為了和孫堅平起平坐的存在,他們難道就會一直安心在孫堅麾下?再則,難道他們就不擔心,會引起孫堅的疑心?

這便是荀攸給劉辯出的計謀,既然不能強行進行吞併,那麼就軟刀子割肉,一方面阻止所有的商品流入南四郡,一方面也禁止南四郡的商品流入荊北。先從經濟上,弱化孫堅。然後透過分封他麾下的武將,來分化他麾下的人心,方便己軍進行離間和分化。

當然,最後卻不是要武力奪取,而是讓孫堅服軟,直接投效蜀漢。只要他承認軍政分離,同時接受監軍制度,軍官培養制度,那麼久而久之他就從一個諸侯,變成一個普通的軍人,那麼到時候蜀漢國力就能更上一層樓,也避免了一場戰亂和一大堆的麻煩。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原來如此……”到了這個時候,劉辯才清楚的明白這句話。這是李煜一直掛在嘴上的,自然也流出到其他勢力那裡,至於別人如何看到這個說法,便是仁者見仁。

事情到這個時候,已經算是告一段落,戰爭全面停止,除了曹操還在西域努力外,華夏大地已經沒有任何戰爭。大家都希望能夠得到喘息,不希望繼續打下去,這樣的和平,至少也能夠持續兩三年的。

只是這天下大勢,從董卓去世之後,就開始變得有點古怪起來。

大漢共和國依然是疆域最為廣闊的勢力,涵蓋幷州、青州、兗州、豫州、冀州、幽州和司州七州之地的大國,更是佔據了中原之地,完全可以作為華夏正統存在。

蜀漢卻是火線崛起,從益州起家,已經把關中之地佔了下來,更接管了荊州。

華夏共和國明明並非大漢序列,但也是迅速崛起,佔據了原本的揚州江東四郡。最近更是真正意義上,吞併所謂的廬江自治區,地盤已經擴張到了長江以北。

九江郡連同徐州卻也有個軍政府,呂布目前已經對世家徹底失望,走的是完全革命的路線。只是嚴重缺乏官員和資源,使得他更接近於一個殖民地一般的可笑境地。無論是經濟上還是在政治上,很大程度依賴華夏共和國的支援。

往南而言劉焉時代已經過去,劉璋卻也打算貫徹父親的意志,打算萬年中立。交州本來就沒什麼人口,好在劉璋也並非不學無術之人,依靠地方世家士氏,還有原本一些老臣子,收編了不少的山民,人口問題得到緩解,倒也算是個明主。

南四郡成為孫堅的地盤,名義上孫堅投靠的是劉焉,如今繼續投靠劉璋。但他卻也有蜀漢的冊封,他的界定非常模糊,成為了類似蜀漢和交州的緩衝地帶。

實際上,孫堅也好,劉璋呂布也罷,都類似一個偽政權的存在,當然華夏共和國也被大漢共和國稱之為偽政權,但問題是蜀漢已經開始與之建交,換言之就是被承認的政權。

偽政權當然得不到承認,除非他們的勢力也將達到了足夠讓天下人認可他們的程度,如同華夏共和國這樣。否則的話,不管他們怎麼蹦躂,也不過是在苟

《三國之赤色黎明》 第14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