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 (第1/4頁)
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知道一些元朝名人的大概思路,所以,建立赤紅軍以抑制元朝水軍,到現在為止,元朝的戰船不過五百餘艘,在日本武士和駐日宋軍的聯合騷擾下,近兩年來有扶植乃顏,以至於高麗船廠始終處於停工狀態,就算是元軍有些船隻,也只是巡遊於內海,不敢遠行。
海都方面拉開幕。兵鋒直逼嶺北。在雙方戰爭最為膠著的時間,姜明啟動了斷流計劃,利用水軍和元朝劃江而治。斷流計劃直接導致了江南元軍斷絕了後援、軍需和糧餉來源,使江南元軍在沒有任何希望的情況之下,只能往雲南和四川等方向撤退,從而基本上是毫不費力的就接管了江南所有的地方。
利用元軍滅國一般的清,所能留下來為大宋效忠的人,基本上都是真心的為國為民的所謂諍臣。吏治在一定的情況之下,要好於歷朝各代,讓商人參政,能夠快速的在短期內帶起國內的經濟,這一切的一切都要有個時間去考驗姜明的想法是不是正確的。
再說一句心話,姜明還沒有做好和忽必烈決戰的準備,只是利用日本、乃顏和海都等人,不斷的消耗著元朝的國力,到現在為止,忽必烈之爭不過二十餘年,而且沒有一年是在安穩中度過的,每天都充實著戰爭和殺戮,換句話來說,就是元朝根本沒有恢復國力的時間的機會,這樣一來,再用一段時間,江南的穩定對比江北的連綿戰事,國力對比很快的就可以顯示出差距來。
而且利用建立和**軍事堂來就宋朝不再是文人掌管兵權,從而開創了強烈的對外企圖之心,不過也算是杜絕了武人掌權的隱患。
而在元朝,雖然近幾年北駐軍在皇孫甘麻剌統率下,與海都、都哇和察八兒會戰於杭海山,元軍戰敗東撤。海都軍跟蹤追擊,和林宣慰使、同知、副使等皆叛應之,海都進一步穩固了和林局勢。忽必烈命伯顏防守之。時斷時續的嶺北爭奪戰,前後進行了五年。一直到那木罕和土土哈逐敵直至阿勒台山。嶺北局勢才基本穩定下來。
元朝在西北的軍行動,並沒有獲得很大的成果,反而屢屢引發乃顏為維護東北宗王的勢力範圍而起兵稱亂。為削弱元廷對西北的軍事壓力,海都一再進攻嶺北。而當戰火燒到嶺北的時候,要同時維持遠離中原根據地的西域和嶺北、遼東這三個地區的戰事,對忽必烈來說確實有些力不從心。
元朝雖曾再度在曲先設定都元帥,但不久就連同別失八里、哈剌火州一起被察合臺兀魯思佔有,至是,元朝勢力基本上退出中亞。從此元與西北諸藩也大體相安無事。
不過嶺北是“祖宗根本之地”。保住嶺北對保持號令諸藩兀魯思的大汗地位至關緊要。為了集中力量確保嶺北,元廷被迫收縮它在江南方向的戰線。元朝算是徹底撤到了長江以北的地區。自此除了四川和雲南之外,江南又迴歸宋室,蒙古窮半個世紀的戰爭宣佈算是白打了,而且免費幫宋室清理了大批的貪官汙吏。
第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十年(十三)
必烈滅宋的同時,算是也打破了宋朝沉積多年的缺憾胤出身軍人黃袍加身,因此從他開始重文輕武,對將官調動頻繁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所以,當國家危難時少有將才,就是有也不被信任,往往屈死,最後陪著殉葬的是文人士大夫。姜明回顧歷史,所有強大的帝國都是文武並重。沒有強大的實力,只有像欽徽二帝一樣客死他鄉了。
元朝對於江南之地的侵佔,造成了在某種程度上的江南行朝吏治一度空前清明,而陸秀夫雖然最近幾年來熱衷於收回朝廷軍權,但是不可否認的就是對於陸秀夫的執政能力還是可以肯定的。這個當初在他鬱郁不得志的時候,李庭芝還對其十分的推崇中就可以看出來。由陸秀夫的思想轉變可以看出,宋朝計程車大夫已經慢慢的有武力的趨向。不過是在陸秀夫身上表達的更加明顯一些罷了。
陸秀夫出生於楚州鹽城,後居江南京口。相傳陸秀夫在村塾就讀的時候,塾師十分讚賞他:“這百餘蒙童之中,獨有秀夫為非凡兒”。
憂國憂民的陸秀夫在少年時期就很同情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他曾寫過一詩:‘歲月未可盡,朝昏屢不眠。山前多古木,床上多殘編。放犢飲溪水,助僧耕禾田。寺門舊斷掃,分食愧農賢‘。一般清官好官都能夠體察民情,大抵是以前就瞭解普通勞動人民的疾苦。
宋理宗寶佑四年,他與文天祥為同科進士,後入鎮守淮南的制置使李庭芝幕下。陸秀夫忠貞不二的品性在當李庭芝幕僚的時候就體現出來了,德元年,元朝大舉攻南,兩淮地區情況危急,這時候貪生怕死之輩都出來了,也不管李庭芝是如何的動員,一個
《葬宋》 第15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