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部分 (第1/4頁)

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國內最好的洋裝除了幾家全字母的外國貨,那肯定是為皇族和百官制作衣服的雙星洋服,那衣服現在專門在左手袖口用金線縫了兩個金星作為商標,有些愛顯擺的傢伙要是有身雙星,那走路恨不得都舉著左手走,有能抬左手的機會絕不會放過:打傘用左手、掛文明杖用左手、開門用左手,逼得某些時髦的混蛋生生的變成了左撇子,連使用筷子都用左手了!

雙星是最氣派最代表身份的洋裝品牌,一身價格平均在一千銀元左右,你買一身,就相當於穿著六座小四合院上街了,有了這身衣服,不必多言,那就是大宋的頂尖成功人士:走路時候有人給你讓路、談話時候為你脫帽、不長眼的傢伙被你一腳踢了屁股後他還會自己跪下高喊:“先生饒命”。和雙星相若的洋裝乃是正宗的英國舶來品“利酷約翰”,一樣號稱為貴族量體裁衣,一樣昂貴非常,甚至於比雙星更貴一些。

在“雙星”和“利酷約翰”超一線之下,就是一些二百銀元起價的一線品牌,這些衣服的材質和前兩者一樣的好,裁縫手藝一樣的棒,相信若是蓋住袖子上的商標品牌,平常人根本分辨不出他們和前兩者來,質量一模一樣,不過就是前兩者光名聲就值八百元而已,他們則代表了務實、不慕虛榮,是新中產階層既負擔得起也喜歡的牌子。

再往下就是些還不錯的牌子。但是最噁心的莫過於“三星”“四星”這種山寨貨色,故意兩顆星縫製的很大,其他星星縫製的很小,給人以誤導,這種山寨貨色自然都是些愛慕虛榮又沒有錢的年輕人才穿。學校裡這最正的“雙星”,就是美南浸信會的學校系統………全部以培德為名稱的教育體系。

有人對老三說,這美南浸信會在大宋,就類似於英國的聖公會,這些名詞老三費了老鼻子勁頭才搞懂:英國聖公會,是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會,成為英國的安立甘宗,英國國王把自己封為教會的最高領導人,信仰介於水火不容的天主教和新教之間,這是英國的國教。美南浸信會自然是新教,傳道渴望迅猛無比,早在道光年間就來中國傳道了。而且這浸信會一派的羅孝全同時給了三個統治者洗禮過,分別是:異端皇帝洪秀全、大宋皇帝海皇、明王朱清正。

而海皇號稱是大宋的亨利四世,亨利四世本來是法國新教胡格諾派信徒,1594年,他要去繼承巴黎的王座;但是巴黎人關閉城門和他激戰,天主教佔統治地位的巴黎貴族和平民不允許一個新教教徒成為國王,雙方血戰幾次之後,巴黎人同意城外的他為國王,條件是必須改變信仰。

亨利四世就改宗成了天主教徒,正如他自己所說的:“為了巴黎,值得做一次彌撒。”那時,為了取得法國人的支援拿下被圍攻的廣州城,剛受羅孝全洗禮不久的海皇又改信了天主教,他想必在內心也說過:“為了廣州,值得做一次彌撒。”

很明顯的,他骨子裡還是喜歡新教。因此和造反派系各個皇帝關係深厚的浸信會自然地位非凡,而它本身又實力很強勁,乃是美國數一數二的教會,自然在宋國遍地開花,和新教各個派系以及天主教為了爭奪迷途羔羊,在任何一個城市一個鄉鎮乃至於一個鄉村都展開了寸土必爭的傳教血戰。

這個時候,浸信會雖然實力強大,但在信徒、教堂、學校、醫院數量上,根本比不了實力更強大的英國聖公會、和美國長老會不相上下,還談不上成為大宋的聖公會。然而轉機就發生在了美國內戰。

一八六一年到六五年四年間,美國爆發了內戰,來華傳道事業受到致命打擊。因為所有外國傳道士的路費、生活費乃至於建立教堂和學校的錢,基本上都來自於各國國內教會信徒的捐款。美國打起仗來了,自然捐款就斷絕了,美國北方傳道士紛紛回國參戰,而南方傳道士回不去了,因為海運全被北方封鎖了,一群南方傳道士,不管是哪個教派的,全被困在了中華這個地方。這種時候,別說傳道了,連日常工資都沒得領了。

當然賺錢不是問題,這些傳道士往往是三高人士:學歷高、道德高、社會地位高。各國大使館領事館每年都僱傭若干傳道士,因為這批人中英文都溜轉,很多都是大學學歷,在那個時候,如鶴立雞群。比如任職在美國大使館的俾治文、伯駕、衛三畏、羅爾悌、晏瑪太、麥嘉締、何天爵、丁家立、衛理、李安德、李家白,從翻譯到代理駐華公使乃至於遠東司司長,這些傳道士的名字出現在很多條約裡,影響著中美關係。

但即便是去使館任職,他們並非是為了當個公務員,也是為了傳道。並且很多傳道士以擔任公職為恥:他們離家萬里冒了千難萬險來到中國,不是為了做公務

《1871神聖衝擊》 第1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