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章 橋直則心正 (第1/2頁)

光棍琉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嘡,嘡。” 沉重而悠揚的伐木聲響徹林間,時有鳥兒驚走,深處常聞猿啼。 “卡,卡!” 伴隨著樹裂,較直的樹幹側倒於坡林,等其落穩之後,徐友三人開始伐除橫枝葉稍。 “呼呼。” 而全績則坐在樹樁旁大口喘著粗氣,密集的汗水如同洗面,胸膛衣衫溼了一大片,此刻來一股秋涼風,只嘆美哉。 片刻後,全績甩了甩額頭上的汗水,提斧走向直木末端,加入修剪行列。 “五郎,這木頭太粗了,哥幾個怕是挪不動啊。” 徐友三人這幾日伐木勞累,多次想打退堂鼓,但見全績一十幾歲的娃兒都堅持不懈,他們也不好意思提架橋鋪路的辛苦。 “先抬著試試,若實在不行,等上一兩個入山的鄉鄰吧。”西門裡有不少靠打柴度日的破落戶,這也是全績堅持修橋的原因。 全績說罷,別斧於後腰,示意幾人一同使力抬木,但號子喊了三五聲,個個憋得臉通紅,直木還是紋絲未動。 “十哥,算了,你們先休息會兒,某去老橋旁等人。”全績說話間矯健的滑下坡林,消失在樹木草藤中。 徐友坐在直木上,望著全績下山的方向:“全五這是怎麼了?怎變得如此熱忱?” “確實是變了許多,某還以為他當了甲頭,會比徐七更囂橫呢。”身旁人回應道。 “十哥,這樣下去不是辦法,若以後全五還讓我們幹這些賣死力的活計該怎麼辦?”另一人踢了一腳直木,眼中盡是厭惡。 “再等等吧,入冬前的好處還是很豐厚的,等到了冬日看情況,若還是這般,我等索性也不當甲丁了,讓全五一人玩鬧吧。”徐友給了一口準話,其餘二人也不再言語。 邊林老橋。 全績坐在溪邊,看著流水擊石。架橋伊始全績想的是依靠這座新橋給自己賺些名聲,但經歷了幾日忙碌,夜間手臂雙腿痠痛難忍,初衷漸變模糊,現在只想持之以恆做完這件事。 兩刻左右,老橋對側來了一位拄杖老者,見了全績滿臉笑意:“五郎,怎坐在這裡呀?” “大翁翁慢些,績來扶你。” 全績不敢怠慢,快步上前牽老者過橋,引老者落座溪邊石,道明等人的緣由。 “哦!原來如此,五郎啊,修橋很是辛苦吧?”老者撫須直視全績,眼中盡是慈愛。 大翁翁本名全大柱,是西門裡全氏一族的族長,以前在奉化縣當過幾年主簿,是鄉里最有威望的人。 “辛苦只一時,立了新橋可管數代。” 全績這幾日修橋,全大柱每天都會來一趟,與全績扯幾句閒言,從治水的大禹說到全大柱當主簿那幾年的經歷,全績一一聆聽,頗為受用。 “五郎這話老夫愛聽,西門裡這幾年的風氣變得懶散了,期許你們一代有所改觀。”全大柱口上說的是西門裡,但眼中卻是這錦繡河山。 “大翁翁,咱每次說話能不能不與家國扯上關係,績已經很累了。”全績一臉幽怨的開口,這老頭兒來聊天解悶沒問題,但天天一副憂國憂民的態度這誰也受不住啊。 “哈哈哈,人老了嘛,總是有些傷懷。五郎不必思巧,隨性交談便可。”全大柱開懷笑道。 “大翁翁,我聽父親說您也是流外恩補的主簿之位?”全績對此很有興趣,他想聽一聽前輩的經驗。 “不錯,五郎也想入仕嗎?”全大柱並不避諱,吏至終頭便是官,每一個吏員心中都有做官的期許。 “這離績太遠了,績只是聽個新鮮。”全績客套自謙。 “嗯,五郎且聽清楚了,以吏恩補絕非上佳之選,即便做了官長,也要一生背上賤吏的名號,為同僚所不齒。故而五郎若想當官還是多學些文章,考科舉才是正道。” 全大柱是以吏入仕的典範,在餘姚當了二十幾年縣押司才恩補為奉化主簿,只任了三年便匆匆辭官,即融入不了官員圈子,又脫離了吏員隊伍,很難成事。 這以吏入仕難如登天,不僅要做到頭吏,而且要在頭吏位置坐上二三十年,即便僥倖升為官員,也是同僚鄙視的存在。 “明白了,多謝大翁翁指教。”全績拱手回應,此刻他並沒有心灰意冷,全大柱所說的只是普通吏員升遷,而他不同,全績背靠趙氏兄弟兩座大山,登雲梯已架,就看全績所築的地基能不能夠到最低的臺階了。 值此刻,老橋另一側又走來了一位粗衣樵夫。全績立即上前打招呼:“七叔上山打柴嗎?” “嗯,五郎有事?”同鄉人向全大柱點頭一笑,問全績攔路的原因。 全績即道出了推木之事,同鄉人皺眉搖頭:“某還要去打柴,你另尋他人吧。” 全大柱一聽,怒目抬杖直指那人:“奎哥兒你也好意思嗎?都是同鄉同族人,五郎還是你的晚輩,讓你推個木頭能累死嗎?且五郎殷勤出力是為什麼?還不是為了你們這些腰別斧頭的傢伙以後能多打幾捆柴,走個順當路。” “得得得,大伯也別罵了,某去便是,績哥兒快些走,某還忙著呢。”全奎不敢和全大柱爭吵,口中嘟囔著倒黴之類的話語。 “大翁翁,那我就先和七叔

《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 第17章 橋直則心正(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