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幫親 (第1/2頁)
光棍琉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日匆匆,全績辭別全秀春,帶著陳實提親的準信返家,全有德聞之大喜,即言陳黑三懂些規矩。 翌日,全績又換了短衫,打上綁腿,去尋徐友三人,與三人言明想要重新修繕臨河渡口,但徐友三人皆稱家中有事,婉轉辭去了甲丁之職。 全績無奈作罷,此後半月便與趙家兄弟在學院讀書,順便在鄉里物色些勤快人選。 十月十六,全績一家六人早早出門去了會稽城,明天便是劉茹出閣的日子,幫忙的親眷今日需全部到場。 竹園坊,劉家。 門前掛了紅綢,院中聲音嘈雜,左右鄰里皆來湊個熱鬧,全績剛入門便見全秀春站在院中張羅事宜。 “三姐。”全績抬臂喊了一聲。 “父親、母親來了,進屋吧,舅父在正廳。”全秀春快步迎來,笑意開口。 “嗯,績哥兒和大郎留在院中給春姐兒幫忙。”全有德叮囑了二人一聲,與劉翠三人過院入正廳。 “三姐。”趙與莒恭敬開口一拜,他與全秀春一起生活的時間不長,顯得比較拘謹。 “嗯,那就都別站著了,去搬桌椅吧,地方全五知道,大郎跟著去就行。”全秀春一句將二人打了,轉身又去安排他事。 “五哥,三姐還是那般熱忱啊。”趙與莒見過的女子中全秀春絕對算是奇人:白手起家的精算人物。 “許是她的婚事也近了,心情愉悅唄。” 繼,全績引趙大搬空了後院桌椅,又向鄰家借了些許,才湊夠了席面。 午後,鄉鄰散場,全秀春去了閨房與劉茹私語,劉翠三婦也在正廳攀談,院中全有德、劉景對坐而飲,全五、趙大二人相陪。 “二哥,今日且少喝些,明日再暢飲,話不多說了,二哥能來某高興。”劉景再次舉杯,已然有些吃醉了。 “應該的,茹姐兒也是某的女兒嘛。”全有德沒在家中自知節制,狀態尚可。 “這話我愛聽。二哥,某與你說一事啊,這紹興府要變天了,知府吳格要走了。”劉景掩口小聲道。 劉景是會稽頭吏,且州府衙門又在一步之遙的山陰,故而訊息格外靈通。 “替吳格的是何人?”全有德情緒沒有波動,因為無論是吳格,或者其他知府,都不是他一個鄉書手可以接觸到的。 “直秘閣,原婺州知州,浙東提刑汪綱汪仲舉。”劉景說的格外激動,知府換人那就意味著州府衙門有升遷門路,而山陰、會稽縣吏的機會最大。 趙宋以路治天下,路下所轄州、府、軍、監為同級郡治,煮鹽、冶鐵之重資地為監,軍馬、邊防之常戰地為軍,其餘者多為州,而繁華所在,民生富庶為府,故而州遷府任乃是擢職。 “秀亭也想去山陰任職?”全有德為劉景斟酒笑問。 劉景搖頭嘖嘆:“太難了,景無門路啊,有錢都不知往何處使?” 山陰臥龍山腳隔橋可望,但這一步有些人一生都邁不過去。劉景這些年的經營全在會稽,所認識的官長皆處縣衙,州府門路閉塞的緊。 全有德默然,劉景都找不到門路,他就更看不到雲彩了,何談幫忙二字,也只心嘆:是人就不知足啊,當了押司,還想當孔目,做了孔目,還想拔知縣呢。 “舅父,汪知府的為人舅父瞭解嗎?興許他不喜銀錢呢?” 全績對汪綱這個名字頗為耳熟,至於在何處見過已經想不起來了,畢竟打發時間的東西哪會記得那麼牢,不過能在史河中留下姓名的人物必定不簡單。 “哈,五郎還是太年輕了,這世道沒人不喜歡銀子。”劉景入世多年,各家俗氣沁染,人情自許練達,就沒見過不貪錢的官長。 “舅父,某認為五哥所言有理,朝廷不可能盡是貪官汙吏,也有一二清白人吧。”趙與莒聽得有些氣惱,不是針對劉景,而是煩這世道,人人皆言大宋文人治世,那文人的骨節呢? “大郎、績哥兒現在舅父與你們說什麼,你們都不會盡信,且等兩年吧,過兩年你們就知道了。”劉景也是考過科舉的人,也有機會蒙祖蔭出仕,但最終還是當了一押司,期間波折難行,劉景何嘗沒有努力過呢? “秀亭你飲醉了,某扶你去休息。”全有德見劉景有些失態,起身說道。 “二哥,你坐。”劉景一把將全有德拉坐在身旁,繼道:“他們還是年輕,就是不懂啊,個個以為聖賢道理通達人間,仁義禮智遍佈四海,期許鵬程萬里,遠上九天。唉!不服這世道,終將被世道所欺。” 全績見趙與莒眉頭緊皺,不願聽劉景的道理,於是在其耳旁小聲說道:“大郎,這酒味太濃燻人醉,不如出門走走如何?” “好。”趙與莒微微點頭,與全績同步出了劉家院。 十月天,有寒風,二人沿石道緩行。 “五哥,你認為舅父說的有道理嗎?”趙與莒也是自命不凡的少年之一,更有鮮衣怒馬的夢想。 “那是舅父的道理與大郎何干?舅父的路大郎沒走過,大郎要走的路舅父也未必可達。放心吧,大郎定可成就一番事業。” 全績說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趙官家得天獨厚,他的路誰能走?劉景的
《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 第21章 幫親(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