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正大光明 (第1/2頁)
光棍琉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夜。 窗外寒風緊,堂中坐三人,小爐煮暖茶。 劉景持火鉗給爐中添炭,神情凝重,久久不言。 “秀亭,此事宜早不宜遲,若汪知府下了令,清理府河怕是輪不到我等了。”全有德心生急躁,開口催促。 “二哥莫急,此事牽扯過多,景還要思慮片刻。”全績帶來的訊息劉景早就知道,依他看來新官上任,巡遊轄地再平常不過,且汪知府又不是隻去了錢清堰,就以此作為判定,難免有些武斷了。 半刻,劉景看了一眼二人,把目光定在全績身上,希望全績能給個說服他的理由。 全績無奈一笑道:“舅父,績也是猜測,難有定數,不過舅父方才也說了汪知府出於官宦世家,為官公正嚴明,這種人歷任地方,定求作為政績,錢清堰泥沙塞道,問題早存,汪知府怎會視而不見?” 劉景點頭,但仍未言語,全績即再勸:“舅父,為吏者當存公心,方有遠大前程,即便汪知府無此意,舅父也可疏導界河,為民謀一番福祉,百年後仍有書歌,也是一件快事。” 劉景聽到此處,咬牙定心:“好,就依五郎之言,舅父陪你賭一把身家性命。” 擇善而從,亦有廣志。人總會受身旁事物所影響,全績這半年來的作為不稱高大,但勝持之,劉景也將侄兒的改變看在眼中,一十幾的娃兒都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劉景若再不答應,他日後哪有臉面持教子侄? “那舅父可想好如何作為?要請知哪些人?”全績起身持布裹住壺柄為劉景二人斟茶。 “這有什麼好想的,某花錢疏河,礙他人何事?”劉景有能力促成此事,落下好政績何必與人分享? “舅父,績有一言,咱做就要做的光明正大,舅父不妨去知會秦、範兩位押司,同時請縣衙出資,免了自家花銷。”全績提了一策,這是最理想的處理方法。 “五郎,這大可不必吧。”全有德有些不解,讓政績於縣衙,那全績的提前得到的訊息以及箇中料想不是變成了無用功? “五郎說的對,某險些沒有想到這層關係,若我等不動聲響去做此事,事不成別人看個笑話也就過了,倘若做成了,又合州府心意,那難免有人記恨眼紅,倒落下了口實。”劉景在縣中行走多年,這官吏圈子的風氣他再瞭解不過,就算領會上意也要經縣府安排,不然就是溜鬚拍馬,私心濃郁,被有心人加個不合群的頭銜,以後劉景去了州府衙門,也難交到朋友。 “舅父高智,事情還是這個事情,舅父在明面上問過各家是舅父的心意,他們不做是他們的事,謊瞞而為就成了舅父的過錯了。”全績淡然說道。 “嗯,既然生了眼紅,就會有人搶這功勞,事先擺明看他們有什麼顏面往自己身上套說。”劉景料定在沒有風聲之前會稽縣的官吏對疏通河道都沒有興趣,歸根到底還是自家的事,只是會更順當些。 全有德似懂非懂的點頭,這些官場中的細思門道他還沒有接觸。 “嘶,五郎你何時變得如此心思縝密,做事滴水不漏?”劉景饒有興趣的看向全績。 “聖賢書中道理,一通則百通,績還淡薄,需舅父指點調教。”全績拱手自謙道。 “好,那舅父近日便去拜會縣中人物,咱們一過冬日便著手實施。”劉景不做細究,處事為人有十年不悟,也有一朝開竅,劉景只把全績當成後者…… 數日後,全績將西門裡渡口修繕妥當,結了幫工的工錢,零總二十貫。 了結此事後,全績開起了冬日的閒暇時光,與趙氏兄弟天天上學堂讀書識文,直至年末。 臘月初五,全家院落熱鬧起來,一眾親朋齊聚,皆來道賀全秀春出嫁。 時見前院東廂,房中圍爐坐五人,分是劉景、全有德、王勇、王竹、全績。 “二哥,秀亭與我是親家,春姐兒成了良緣,某也高興,待會兒咱哥三好好喝幾杯。” 王勇,紹興府人氏,家中世居會稽,從其曾祖始王家便在縣中為吏,王勇也是接了父親的職位,現任縣中牢監,吏職不高,但油水極大, “好,咱一醉方休。”全有德與王勇只幾面之緣,言語多存客套。 “閒話一會席間再聊,咱先說正事。 二哥、五郎,某前幾日逐一問過黃知縣一眾,縣衙不願出資,其餘吏員也無興趣,那咱就自己幹,等正月末我等便開始招人,先定一百人如何?”劉景現在卯足了心勁,成不成全壓這一寶。 “就按一人一百文算,不加吃住的話,一天也要十三貫錢啊!秀亭,你預計需要幾個月?”全有德這些年是攢了些家底,但這般花銷也撐不住啊。 “半年足矣。”劉景之前也算過這筆賬,少說要一千六百兩白銀。 “二哥,我和秀亭的想法是各出七百兩,其餘的由二哥補足,至於招人嘛,二哥多費些心思,你看如何?”王勇本意是不願參與此事,但王竹與劉茹剛成親,劉景又親自找上門來,他推脫不過,只能答應了這後果不明的公家善事。 全有德思慮的片刻,重重點頭:“好,就這麼辦,幫
《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 第25章 正大光明(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