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召集人馬 (第1/2頁)
光棍琉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深夜,全績跌跌撞撞的入了會稽城,敲開臨近一藥鋪,處理包紮了傷口,又匆匆返家。 “噹噹噹!” 半刻左右,院中起了響動。 “誰啊?” “父親,是我。” “來了。” 全有德睡眼惺忪的開啟院門,見全績衣衫多有血跡,瞬時清醒了過來:“五郎怎麼回事?是誰傷了你?” “已無大礙了,待績換身衣物,再與父親細說。”全績輕描淡寫的省略了在臨城裡的驚心動魄,不想讓父母擔心。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傷在了何處?快讓為父看看,不行,為父帶你去找大夫。”全有德是片刻也平靜不下來,跟著全績入了房。 全績只得一邊安慰全有德一邊穿插講述事情的原委,儘量避免危險字眼,說的平靜。 “倒賣瓷器,擄占城婦人為奴?”全有德聽得有些出奇,這比瓦子裡酸秀才講的文章都精彩。 “不止如此,這緊要的是臨城裡藏匿了海盜,就是上次績與大郎二郎遇到的那些悍匪。” 全績剛換上了青衫,劉翠也起身來看兒子,全績連忙將血衣藏在了角落處,只與劉翠說回城有些雜事,讓劉翠放心去休息,全有德為其打了掩護,劉翠才回了房。 全有德見劉翠離去,話風立轉:“五郎,那為父明日去縣衙召集人手,與你去擒了那海盜。” “父親,只有衙役去怕是不妥。”全績右手輕託左臂,強忍隱隱疼痛。 “有何不妥?二三十衙卒還制服不了一個海匪嗎?” “不是一人,而是一村。臨城裡多年不受王化,百姓以家族凝聚,凡遇事皆遵族規,若衙卒入寨,百姓受一二有心人挑撥,只怕會生了更大的亂子,剿匪變平叛,得不償失啊。”全績熟知臨城裡的情況,要讓這些鄉野民眾臣服,就得有更大的威懾力,很明顯寥寥衙卒的水火棍難以讓鄉民心生懼怕。 “五郎的意思是請官砦的駐軍去剿匪?”全有德感覺這有些小題大做了。 “以防萬一嘛,去了官兵,人人披甲負刀,場面也更有脅迫感,可以打消某些人的逆反之心。”全績一臉堅定的回答。 “這……只怕不太好辦,黃知縣昨日剛走,新知縣未到,官砦知寨又不聽其他官長的命令,難作調動。”知縣離任對縣府來說是頭等大事,各家都在準備迎新知府,沒有人願意在此時橫生枝節,即便立了功也在新知縣處討不到好,若是犯了錯,倒讓新知縣捉了把柄。 “此事不敢拖,若實在不行,績明日去尋汪知府。”全績自是知道這種越級稟事會得罪縣府的官長,但再等下去,只恐吳玉又竄逃去了別處。 “這是什麼主意?讓汪知府知道了還以為會稽縣沒有管事的人呢,依為父看明日我等就去尋申主簿,讓申主簿拿個主意,實在不行讓申主簿再去尋汪知府,也比我等去妥當。”全有德提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好,就依父親所言。”全績雖未表現出來,但今日受的驚嚇不小,且身帶疼痛煩躁,有些失措也在情理之中…… 翌日,清晨。 全氏父子去了縣衙,見申洋還未到來,便在押司院中等候,不到半個時辰,秦義走入院中,瞧見了房中端坐的全績,便進門打個招呼。 “唉?五郎今日也在縣衙啊。”秦義笑意入門,向全有德拱了拱手。 “秦押司安好。”全績起身向秦義施了一禮。 “五郎來衙是有事嗎?”秦義這半年經常聽到全績的名號,多少也知道一些風聲,故而也願與其交好。 “有些雜事,不打緊。”全績要做的事秦義幫不上忙,索性就不費那口舌了。 “噢,五郎可知今日新知縣要上任了。”秦義分享了一個今天早晨才得到的訊息。 “新知縣來了?”全績一聽,心中的原定計劃又起了變化,若能送新知縣這個功勞,也是不錯的選擇。 “不錯,昨日晚間知縣已到山陰城,想必今日見過汪知府後便會來赴任。”秦義在州府也有些門路,對新知縣的行程瞭解的一清二楚。 “那某今日來的正是時候呀,多謝押司相告。”全績邀秦義坐下詳談,繼道:“押司,某上次聽人說新知縣是位狀元?” 秦義聽到狀元二字也止不住笑聲:“此狀元非彼狀元,乃是老榜狀元。” 老榜,又名恩科榜,入得殿試,也分五等優劣,但與新科進士相差甚遠,即便是老榜的狀元和榜眼也只能附在正榜進士的最末尾。 此間老榜生皆是經年治學,身無長處的不第秀才,且入榜也是有標準的,只有經歷過數次省試、殿試未能登科的老書生才能入選。 其中原因無非有二: 一者彰顯皇家恩典,讓這些手無縛雞之力,又無經緯之才的老書生有個出路,雖說受同正榜進士的輕視,但好歹也是個官,體現出皇家重視士人的態度,倡導科舉盛行之風。 其二就是防患於未然,自老榜設立以來,宋朝歷代大臣對其多有非議,他們普遍認為老榜官大多數是花甲之年,學術凋疏,精力疲弊,根本無法有效處置地方政事,且還會因為無人舉薦,自我頹靡,形成貪腐、不作為
《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 第63章 召集人馬(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