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沙工頭開造畫舫 眾工匠討論管道 (第1/2頁)
獨唱何須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柳翀見廖師傅已經開始忙活,他自己向來是動口不動手的,也就不在這兒添亂,上車回園子去了,在園門口卻又碰上一群人,柳翀見那為首之人有些眼熟,一時又沒想起來在哪兒見過。 那人看柳翀也覺眼熟,猛然想起這就是訂船的那位公子,忙上前見禮:“公子春安,小人是奉畢家少東家之命來做畫舫的。” 柳翀也想起來了,此人姓沙,是畢家的一個工頭,上次在交州畢家船塢見過一面。之前跟畢家定製了四條畫舫,只是這畫舫因為是要放在園中內湖中使用,因此要在園中製作,畢家便派了工匠過來開工。 柳翀忙問了問老沙大船的建造情況。 “龍骨已經鋪好,大框架也基本出來了,三月份肯定能交船。” 柳翀聽了頗感寬慰,便喊過管事,叫他安排工匠們的住宿、開工事宜,又囑咐要善待這些工匠,一日三餐不可隨意應付。 管事素知柳翀對下邊人好,忙一一應承。 造船的材料也是同時運過來了的,次日便正式開工,工地就在湖邊。沙工頭仔細地觀察、測量了湖面大小,提出了做兩條略大的雙層畫舫供主人遊玩、兩條小一些的單層畫舫供下人幹活使用的方案,柳翀覺得有理,便點頭同意了。 畫舫的製作並不太複雜,來的工匠也都是熟手,很快便開始斷料、配料。選料用的是天然的老齡杉木,木質結實韌性好,且堅固耐用。斷料、配料的尺寸依船體結構而定,船的大小不一,斷料尺寸也很有講究。圓木斷料後,便是破板,先用墨斗和劃齒按實際需要的厚度劃線、彈線,然後手工拉鋸破板。 柳翀看了一會兒,越看越覺得這造船之事著實是個技術活兒,不容易呀! 又過了兩日,柳翀心心念唸的第一批粗毛竹終於到了,這天下午,柳翀便又來到了昌河油田。 這些日子,留在昌河的這批人已經把該做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韓炎也把村子都買下來了,順便還僱了五六十個壯小夥子過來幹活。 柳翀重新選了一塊地方,給了張習一張圖紙,讓他們去琢磨。吳師傅則帶人將一部分粗毛竹破開,削平關節再重新合起來用麻布繞緊,塗抹一層桐油,做成表層套管。 張習他們琢磨了一宿之後次日開始在選定的地方用毛竹搭架子,到下午時分一個三丈多高的竹架已經搭起來了,滑輪組也安裝好了懸掛其上。 在眾人的注視之下,新的打井工具開始工作,隨著牽引圜刃的粗麻繩透過高高懸掛的滑輪組一次次起落,圜刃一下下衝擊著地面,地上很快出現了一個幾尺的淺井,效率確實比人工打井要高得多。在滑輪組的作用下,拉動圜刃也省力很多。 打到六七尺的時候,柳翀便開始讓人下表層套管、灌水、下扇泥筒。傍天黑時分,已經下了兩三丈,而以往這個深度一整天也未必能打出來。 柳翀心情大好,便喊來伙伕:“去買肉、買酒!今晚給大夥兒加餐!”說完又囑咐工人們靠近井口的時候要屏住呼吸,當心中毒。 眾人受到了鼓舞,幹勁更足,便輪流操作,一時也不停,整整打了一夜,等柳翀天亮後從縣城過來,發現竟然已經打了二十多丈深! 方法既然對了,柳翀便讓他們繼續打下去。張習等有些不解:“大公子,這井還得打多深才算可以呀?” “至少得二三百丈。” 張習聽完連連咋舌,指揮著工人們繼續打井去了,柳翀則帶著人又尋了一處地方再次搭起井架,想要兩井齊開。 工人們經過了昨天一天,今天有了經驗,便不再需要全程指揮,柳翀留下幾個工匠看著,便帶著韓炎、張習等駕車往南而去。 往南不過五六里就到了海邊,這邊只有一個小漁村,也是韓炎買下的兩個村子之一。沿著海邊再往東三十里就進入了平原縣轄區,進入平原縣再往東幾里地就到了平原亭場,此處因為有個小型的海灣,亭場便依海灣而建。柳翀早知道這裡有個亭場,但從未來過,今日便是來實測距離和觀察地形的。 “張師傅、何師傅、吳師傅,你們說如果咱們做一條管道從咱們油田通到亭場來,可行嗎?” “管道?運什麼?”眾人皆不解。 “運天然氣呀!咱們的氣井越鑿越深,氣就越來越多,咱們自己用不完的不得想辦法賣出去嗎?” “賣給亭場?這倒是個好主意,可是用管道運氣,能行嗎?”何師傅覺得這有些超出自己的認知了,“幾十里路呢,能運過來?” 柳翀笑著看了看吳師傅:“吳師傅,你說呢?” 吳師傅仔細想了想:“只要井裡的氣足夠多,就應該能透過來。” “嗯。” “那用什麼做管道呢?” “竹子啊!老韓,再催催老周,問問他第二批竹子什麼時候到。” “是。” 一行人邊走邊商量,張習又想到一個問題:“這麼遠的管道,咱們也看不過來,不怕別人從中間截斷偷氣嗎?” “埋在地底下吧!” “埋在地下不怕爛嗎?這可是海邊,潮的很!” “就跟表層套管一樣,纏上麻布
《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 第80章 沙工頭開造畫舫 眾工匠討論管道(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