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壓縮機研發 (第1/2頁)
秋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前些日子,李家偉打來電話彙報了工作情況。 按照孫宗遠的投資計劃,李家偉抄底日元升值賺了個盆滿缽滿,國慶假前夕,香港遠達工貿有限公司賬戶上回款18.7億美元,李家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安排操作員來回打了幾個漂亮的低吸高拋戰役,遠遠超出了在孫宗遠原定收益13億美元的目標,孫宗遠直接給安排公司發放獎金3000萬美元,其中李家偉個人獨得1800萬美元,樂的李家偉鼻涕泡都冒出來了。 八十年代的香港人均收入也不是很高的,這個獎金一下子把李家偉送進香港富豪的行列。 其實李家偉還有個小秘密,就是投資了三十萬美元也跟著炒了一把日元,也賺了600多萬美元。 不僅是他,公司裡的其他員工也是悄悄的投資炒作日元,也有很大的收益。 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孫宗遠,是王副處長放到遠達公司裡的那幾個人,他們從國內轉過來一個億的美元,這次淨賺40多億美元,當向國內有關部門轉出25個億美元時候,王副處長也提拔成為王處長了。 政績!還是很大的政績。 八十年代初,全國的外匯儲備最低時候到了23億美元,就是到了1986年有所改觀,但25億美元的收入既沒有賣農產品更沒有賣稀土礦產就賺來了,你說這個成績大不大? 國家也由此成立了專門的投資機構,放到香港投資賺取西方帝國主義的美元。 王處長剩餘的那15多億美元,緊隨著遠達工貿有限公司又投進香港樓市。 孫宗遠也被國家有關部門列為重點保護物件,他不僅為民謀福利、為國解憂愁,還有經商天賦,人才啊! 人才難得! 今天孫宗遠又聯絡李家偉,知道已經控股荷蘭阿斯麥公司40%的股權,並已經說服阿斯麥公司在香港設立研發中心,由於阿斯麥公司財務不佳,遠達工貿有限公司已經透過電子廠買下了積壓的十臺光刻機裝置,春節前後即可運到香港。 孫宗遠安排李家偉盯住瑞典的斯堪尼亞汽車廠,最好取得他們的輔助換擋的半自動變速箱技術。 同時也要想辦法取得日本TSUZU公司研發的全自動變速器技術,有機會弄幾臺五軸數控機床過來,多多益善有裝置要裝置有圖紙要圖紙,當然我們也可以出房子、安全和美元作為保障,如果引進幾名研發人才更好。 安排完之後,孫宗遠又聯絡王處長,一表示祝賀,二是李家偉的幾個工作重點需要王處長的幫助,王處長隱約告訴他,國家也正需要這方面的技術和裝置,正好兩方面力量結合在一起,一明一暗配合落實! 離元旦還有十天,孫宗遠和王存才、韋東風一起來到魯省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院長高夫建是個快六十歲的人,五十年代響應國家號召從歐洲回來的機械方面的專家、兩院院士。知道大學的老師們工資收入待遇低、生活水平也不高,這次孫宗遠拉來了一車的罐頭、火腿腸、豬肉、大米和500只殺好凍乾的白天土雞。 高院長那個高興啊!笑得合不攏嘴,孫宗遠又悄悄給他5斤南美洲咖啡,他急忙塞進他的辦公桌裡。 他安排人把負責壓縮機逆向研發的幾位教授請到會議室,兩方的人在一起研究下壓縮機專案下步工作。 壓縮機專案負責人是任光輝老師,一個國內機械工程研究方面的碩士研究生導師、教授,他彙報說: “日本的這個壓縮機,我們測量和對比後發現,效能應該超過國內所有壓縮機,不管是哪國產的,我們國內現在還沒有壓縮機生產技術和產品。” “所以我們逆向研究這款壓縮機是非常有必要的,現在的進展是我們全部精確畫出圖紙、工作原理已經全部弄清楚,只是在個別原件上的材料,我們分析我們國內市場上還沒發現,如果沒有也只能選擇相似資料的材料替代,但怕是壓縮機的效能會受到影響。” 說完這些話,任教授從包裡拿出幾份厚厚的材料發給大家: “這是詳細的資料,如果那幾個原件材料解決,我們就可以繪製更精確的加工圖紙,你們就可以組織生產了。” 另一個程開月教授接著說: “我從事的是材料方面的研究,日本這款壓縮機用的材料,普遍要比國內的要先進很多,我們大多數國內有這些材料,可能大批次生產壓縮機材料就捉襟見肘產量供應不上,我們把實驗得到的那幾個關鍵材料的資料都寫到這個材料上了,我們在國內繼續尋找這些材料的生產廠家,孫總,你也可以用你的渠道找一找。” “我說的是加工方面,這個壓縮機很精密,國內老舊的加工裝置根本無法做到加工要求,最好用國際上精密加工裝置,當然國內的有部分裝置也可以使用,加工出來的配件怕是合格率太低了,經濟性就太差了。”這是個機加工方面的教授。 “當然也有辦法,就是用國內的裝置,用四級以上的中級技術工人,憑工人的加工水平,把零配件精度提升上去。” 孫
《重生之八十年代我做鎮長》 第98章 壓縮機研發(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