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4部分 (第1/4頁)

一米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過,太平道的治療術果然非同一般。有擅長外傷的祭酒精心治療,加上張燕本人體質強悍,張狂見到此人時,張燕的行動,已經無需其他人幫助了。

當然,以張燕所受到的傷勢,沒有三四個月的將養,是不能重返戰場的。在這樣的藉口下,張角安排張燕,返回太平道在冀州的大本營——鉅鹿城,就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雖然身為“大賢良師”的義子,在張狂面前,張燕卻表現得極為客氣。此前兩人雖然只是認識,並無深交,可是在前往鉅鹿城的這一路上,張狂與張燕,已經相互以兄弟相稱了。

九月初,張狂率領天平軍,抵達了鉅鹿城。1

鉅鹿城歷史極為悠久,可以追述到幾千年前的“堯舜禹”時期,唐堯禪位虞舜即於此地。同時,鉅鹿還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著名的楚漢“鉅鹿之戰”,西漢末王莽與劉秀之爭都發生於此地。如今黃巾軍起義,未來雙方也少不得在鉅鹿大戰一場。

只要一想到這種可能,張狂就覺得心裡很不舒服。他雖然是來自後世的穿越者,這具身體卻到底是出生在鉅鹿張氏的嫡系子弟。每當張狂想到這輩子的親戚族人們,多半逃不過日後的那一劫,他就有一種掉頭返回廣宗,與漢軍們死磕到底的衝動。

還好,歷經兩世為人的張狂,能夠壓抑住這種極為魯莽的無謂衝動。在自身不具備足夠的實力前,對於歷史的大勢,他只能夠順應,而無法扭轉。螳臂擋車之舉,張狂是不屑於去做的。

就在張狂進入鉅鹿城,拜訪昔日的親友,祭奠祖先,並積極的收羅可以到手的物資和工匠,為下一步的打算做準備之時,從前線傳來的訊息稱,皇甫嵩大軍的前鋒,已經進入了冀州漢軍殘部的大營。

三日後,皇甫嵩率領主力漢軍,抵達廣宗。吃了一個大敗仗的董卓,在皇甫嵩抵達的當天,便交出兵符,率領部下的涼州鐵騎,返回雒陽待罪。

不過,漢軍的行動,已經引不起張狂的興趣了。

對黃巾軍結局心知肚明的張狂,雖然感到十分的遺憾,還是默默的接受了歷史賦予的那個結局。他的目光,已經轉向了數年以後,漢帝駕崩,董卓入京,導致群雄並起的那個年代。

——三國!

——啊,三國!

——有我在,還會有三國嗎?

xxxxxxxxxxxx

在鉅鹿城停留了五天,天平軍就再一次踏上了新的征程。張狂定下的下一個目標,是常山國。

常山國,原本應當被稱為恆山郡,由秦始皇攻佔趙國後設定。後來為了避“漢文帝”劉恆之諱而改稱常山郡,治所在元氏縣。此地位於冀州平原的西側邊緣地帶,範圍包括了太行山的一部分,在冀州算是人口較少而盜賊較多的郡國之一。

從西漢開國時起,常山就不斷的在“郡”與“國”之間變換。有史以來,此地經歷過張耳、劉不疑、劉舜、劉昺等人擔任常山王一職,但都不長久。

直到永元二年【公元90年】,“漢和帝”劉肇封時為“淮陽王”的劉昺之少子劉側為“常山王”,從此,常山郡就一直被稱為常山國了。

常山國與鉅鹿郡接壤,太平道的勢力也極為龐大。不過,由於“大賢良師”張角在鉅鹿郡集結教眾大軍,常山國的精壯黃巾軍,幾乎都聚集到了鉅鹿郡。

如此一來,黃巾軍在常山國,反而沒有多少存在感。而利用這種有利的環境,常山國的豪強大族們,便急匆匆的武裝起來,建立了無數的塢堡,以保護自身的性命財產。

當然,膽戰心驚的豪強大族們,懾於黃巾軍大軍的威名,並不敢主動尋找黃巾軍的麻煩。相反,這些原本與太平道之間,就有著千絲萬縷聯絡的豪強大族,暗中向黃巾軍大軍輸送了不少軍糧財物,以便與黃巾軍保持一種相對和平的態度。

至於黃巾軍一方,由於首領張角對黃巾軍戰略有著明確的安排,並沒有打算與地方上的那些土豪進行糾纏。如此一來,本來應當相互敵對,打得你死我活的雙方,居然在常山達成了默契的和平。

甚至有些豪族看好黃巾軍的發展勢頭,或者虔信太平道,乾脆加入到黃巾軍之中,成為一方小帥,甚至是“太平使者”。

所以,在踏上常山國土地的時候,張狂並沒有感覺到什麼危機,反而有著郊遊般的輕鬆。

而軍資極為充足的天平軍,也沒有打算打破當地豪強與黃巾軍所保持的這種默契關係。能夠用錢買到的東西,張狂並不想因此付出血的代價。

天平軍這時的隊

《黃巾張狂》 第8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