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0章 (第1/2頁)

十八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dt>

&esp;&esp;但遠水難解近渴,秦始皇嘆道:“教化子民一事,也是需要五十年三代人的謀劃,朕……等不起,大秦也等不起。”

&esp;&esp;叔孫通眨眨眼:“近處也有近處的法子,只是要苦了李丞相和趙中車府令。”

&esp;&esp;李斯、趙高:“?”

&esp;&esp;只聽叔孫通道:“陛下可下詔稱近年李丞相與趙中車府令陽奉陰違,私修大秦律法,強加賦徭,中飽私囊,現二人已伏誅,故大赦天下。原本行肉刑、死刑的一律削減刑罰,效仿西漢改為笞刑,以給其改過自新之機會;原本輕刑之犯,則免除刑罰,將其中原本服徭役的歸還田內,如此一來,更多的黔首流入土地,來年便可將口賦免去,亦能保證進出無負。”

&esp;&esp;如此一來,所有的鍋都推到李斯這個法家踐行者和宦官趙高的頭上,那麼陛下的仁德形象便可深入人心,再借此機會宣傳君仁臣忠,父慈子孝的儒家思想,便可以在大秦這一代子民的心中種下種子,久而久之,便能學來西漢那一套穩固的思想制度。

&esp;&esp;同時,眼前的困難也得以解決,在這樣的名聲基礎上大赦天下,原本被重刑酷法壓迫的黔首得到了喘息的空間——百姓們所求的不過是休養生息的一片土地,吃得上飯便不會想著要造反。那麼六國餘孽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沒有一呼百應的可能。

&esp;&esp;此言一出,李斯與趙高張口便要罵,他們定然是不想背上這千古罵名,可惜已是戴罪之身,只能把這一堆話往肚子裡咽。

&esp;&esp;馮去疾張大了嘴,驚道:“荒唐,赦了各門類的犯人,在建的驪山陵和阿房宮如何如期完成。”

&esp;&esp;叔孫通沒有回答,只是定定地看向秦始皇。

&esp;&esp;嬴政明白他的意思,這個老奸巨猾的泥鰍是定然不會親自說,要停了這一切昭示著豐功偉績的建築工程,他在等著自己金口親言呢!

&esp;&esp;“要縮減徵徭的數目,也不是不可行。各地的駐軍不能減,那麼可動的便是修皇陵的和在咸陽修建宮殿的——你們這是逼著朕做決定吶。”

&esp;&esp;“朕的驪山陵,從朕登基的第一年動土,起勁已有三十餘載,常年用到約有十萬人,最多時徵用有七十萬人口。”

&esp;&esp;“朕常以為,千百年來第一位始皇帝,有千年國祚,修這樣一座宏偉的皇陵,方能配得上朕的身份。卻從未想過,朕的大秦竟成了短命王朝,十四年便分崩離析。”

&esp;&esp;“倘若這樣一座盛世皇陵,它的主人剛住進去,外面的土地便要被群雄割據,戰火連天,甚至是外圍殉葬坑的陶俑也要被後人掘出來隨意賞玩——那這樣勞民傷財的修建又有什麼意義?”

&esp;&esp;“朕夙興夜寐,尋求不老長生,是為了讓大秦走得更遠,讓朕的子孫後代福祚綿延!今既得天命揭示,也是大秦之幸,是朕始皇帝之幸。馮相所問不必擔憂,阿房宮可留有後人再續建,至於驪山陵,李斯,不,交給蒙毅來辦吧,操建從簡,用最少的徭民,儘快完工。”

&esp;&esp;這一番肺腑之言說的底下群臣悉數跪地不起,只有蒙毅放下手中的筆簡,領命道:“是。”

&esp;&esp;他的頭顱垂下,心卻飛地高遠——大秦,要變天了。

&esp;&esp;叔孫通這通“禮法並行”的說法,可以說是一石四鳥。一則緩解了橫徵暴斂給黔首們帶來的災難,為律法再修再訂爭取到了時間,二則為今後儒家學說羅網大秦子民的思想,為當年的焚書坑儒翻案,三則六國餘孽也沒了起義的藉口,四則日後挾幼子以亡秦的兩個佞臣也再無翻身的機會。

&esp;&esp;天幕所羅列的幾項大秦危在旦夕的緣由,現在只剩下了一條尚還沒有眉目。

&esp;&esp;那便是繼承人的選定。

&esp;&esp;其實也不能算是完全沒有眉目,那一封令扶蘇回咸陽的詔書已經快馬加鞭地趕往上郡,不日便可見到扶蘇。

&esp;&esp;想到這個兒子,嬴政便覺得又是好氣,又是心疼——你說他孝順吧,那也有點愚孝,父要兒死兒不得不死,真是狗屁淳于越教出來的好東西。

&esp;&esp;是該給他換個老師——早

《[綜歷史] 帝王將相在我直播間瘋狂闢謠》 第20章(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